注册会员 | 注册研究会会员 | 帮助 | 设为首页
中华经典网
网站首页 政策资讯 文化机构 文化学校 讲师风采 人才信息 义工之家 视频空间 联盟单位 国学教育 党建园地
瑞林书院 国学融媒体 瑞林甄选 公益论坛 培训信息 夏令营 冬令营 研学营 儒商人物 德行天下 在线留言
研究会概况  研究会动态  组织机构  研究会章程
论坛简介  筹备资料   申报流程   历届回顾
联盟公约  联盟说明  联盟单位  加入联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政策 > 正文
 
文化基因如何植入孩子生命中(社会篇)(大家谈)
2014/9/17 10:32:54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汤丽英 我要评论 【打印
fiogf49gjkf0d
    传扬经典需有基本标准

  陈壁生

  今天,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评估已是社会共识,也催生了不少传统文化教育培训机构。这一过程难免良莠不齐,比如最近曝出的国学夏令营虐待儿童、女德学堂宣扬所谓“守妇道”等,都是打着国学幌子歪曲国学的行为。传统文化和国学似乎成了一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

  真正的国学,是以经学为中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体系,既包括修身治国、修己安人的经学传统,穷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史学传统,也包括诸子百家的思想智慧、诗词歌赋的文艺熏陶。其中最重要的四书五经,构成了儒家思想的核心文献。可以说,经学是国学的灵魂,也是传统文化最核心的内容。

  国学教育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实,更是一种社会需要。目前国学传播的一些乱象,主要原因在于缺乏经典教育的基本标准,几乎每个私立学校、培训机构都有自己的一套教育内容与方式,难免泥沙俱下。矫治乱象,治本之法在于通过国家教育政策的改革,把国学经典纳入现行的教育体系之中。同时,由训练有素的教师进行义理的讲解,而不是学生一头雾水的背诵。通过理性化、规范化的教育,去除“神秘化”的面纱。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教授)

  

  不宜简单迎合消费主义

  王 馗

  说到传统文化,精华与糟粕往往共存其中。今天,重拾传统有时让人无所适从,或者因为所谓的现代观念而不以为然,或者因为所谓的慕远追宗而良莠不辨。其实,任何一个生命个体都会成为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同时也会经过时代的润泽,成为传统文化的延续者、改造者,甚至是叛逆者。

  例如中国的300多个戏曲剧种,不但综汇了古典诗歌辞赋和民间说唱文学的精华,也用独具民族个性的音乐、舞蹈,展现了艺术创造的聪明智慧。但在当代社会中,有的传统戏曲削足适履,以放弃艺术法则的代价,试图趋附于流行时尚;有的抱残守缺,以传统经典的自大心态,不做与时俱进的文化提升和艺术更新。

  比如,曾经的“京剧比基尼”,选美小姐们京剧的扮相,配上火辣的比基尼,确实给人以视觉上的新鲜感。但这种冲击,或曰“创新”,真的属于文化的传承吗?我们所说的文化“经典”,应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在历史沙汰中逐渐具备了超越时代的经久魅力。追逐一时的感官刺激,迎合所谓的消费主义,恐怕经不起推敲与考验。

  增加属于时代的新经典,并恪守应有的文化底线,当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方面。

  (作者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将景观与涵养文化相融

  林 辰

  不久前去山东参加同学婚礼,顺路参观了孔子故里曲阜。

  到达孔庙,不时听到有韵律的诵读声,细听发现是在背《论语》。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一个活动,游客只需在10分钟内背出《论语》中的30条,并按评委要求,解释出其中的5条,便可免费游“三孔”。到活动点一看,准备参加背诵挑战的游人很多,热情高涨。

  类似的活动在全国还有不少。在江西滕王阁、湖南岳阳楼等名胜,都推出了背诵《滕王阁序》《岳阳楼记》等名篇即领免费门票的活动,颇为火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背诵这些句子,我们不仅能够领会到古典文化的诗意,更能在文化层面上得到德性的涵养。在功利的喧嚣下,有一叶承载文化馨香的“扁舟”,当属不易。对文化的崇尚,引来了游客的一片叫好。

  形成拥抱传统文化的良好社会风气,有赖于相应组织或群体的带动。从社会的角度而言,将更多的人文景观与传统涵养相结合,不失为一个引导人们亲近传统的好手段。

  (作者为著名旅游论坛驴友)

  

  在古诗中追慕先人心志

  李国斌

  常听人说,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缺乏“诗意”的时代,学生们对诗词也是“又爱又恨”,爱的是优美的韵律和深厚的意涵,恨的是总要熟读方能成诵。

  几年前逛书店,无意中看到《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这本大部头,随意翻看了一下,感觉很好,便买了下来。读完这本书才知道,中国诗歌的发展经历了丰富而复杂的历程,也逐渐领悟到,古典诗词更多是作为寄托和表达诗人心志的媒介,即古人所说的“诗言志”。

  比如,屈原作《离骚》,借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对楚国兴衰至死不渝的关切,“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杜甫写“三吏”“三别”,希望国家安定,百姓生活幸福。“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才是心志所在。理学家朱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说的是学问文章要有源头,要有对代代相传的儒家经典的学习和思考。

  承载理想与抱负,传递思想与观念,古诗文不仅朗朗上口,更直指人心,这是我们今天倡导全社会读诗、爱诗的缘由。捧起书本,张开口,朗读那些精当的文字、优美的格调和韵律,应该成为追慕先人心志的共同习惯。

  (作者为北京大学哲学系学生)

  ( 0 ) ( 0 )  

  相关阅读:
· 共铸文化传承新辉煌:现代书院和孔子学堂高质量发展经验交流会成功举办
· 推动儒家文化“走出去”行稳致远
· 用什么丈量君子人格
· 儒家仁爱观及其时代价值
· 瑞林书院教学成果展圆满举办
· 让中华文明瑰宝永续留存、泽惠后人
 
  评 论: 已有0条评论,共1521人参与,点击查看
        暂无评论
登录
昵 称:

密 码:



关闭
 登录 注册  
公告招聘 更多>>
2013道德大讲堂听众感言 ..【详细】
· 瑞林教育集团简介
· 【重磅】国学之光颁奖盛典获奖单位
· 关于组织参加“中华经典共读计划·
· 沈阳弘德文化传媒正在直播中
· 网易新闻报道
· 今日头条报道瑞林书院
· 和讯网报道瑞林书院
· 凤凰网报道瑞林书院
· 河北新闻网报道瑞林书院
· 中新网报道瑞林书院
论坛感言 更多>>
· 传统文化的力量---记大连公民德行教
· 把爱传出去
· 赞《弟子规》快板书
· 国学之歌
· 传统文化的力量---记大连市公民德行
· 在大连做义工(义工手记)
  Copyright & copy 传统文化综合新闻信息服务门户网站,国学教育,国学讲师,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学校,传统文化机构,传统文化论坛官方网站,瑞林书院,国学大中专学历教育,河北省传统文化研究会
官方邮箱:359569999@qq.com 电话:0311-85085111
经典网官方微信号:15076193388
地址:石家庄市四中路16号中国盒子商务楼A座602在线咨询
经典网 Copyrights reserved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传统文化传播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冀ICP备06012056号-2

130104020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