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新事物不断涌现,价值日益多元的时代,谈及对某一具体诗文的感受,千人千解,但却无人否认它就是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是我们的根。
中小学教育,特别是语文教育如何“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需要全社会,尤其是教育界的高度关注。
传统经典是民族文化的“第一口母乳”
近段时间,关于古诗文经典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设置问题的讨论很热烈,舆论批驳“删除中小学教材中的古诗文”,认为减负不能拿古诗文开刀,让人甚感欣慰。
的确,古代经典诗文绝不是可有可无。
“由于中国古典诗歌教学兼具识字、古代文化知识传授等复合功能,可以看作启蒙教学的一个浓缩;又由于句子短小、形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儿童喜闻乐诵,是吸取传统文化的‘第一口母乳’。”北京师范大学国学经典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徐梓强调。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袁济喜也表示,古代经典诗文既是德育、智育、美育的载体,同时也是本体:以《诗经》为例,它不仅是文学的范畴——形式上表现为古诗词,同时也凝聚着“仁义礼智”的内涵——这就超越了技巧,达到了人格范畴。
那么,当前传统经典在中小学教材中的分量究竟如何?
人民教育出版社总编韦志榕介绍,人教版语文教材始终把古代诗文的学习作为教材编写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人教版义务教育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为例,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收入古代诗文69篇(首),并在45个“日积月累”栏目内编进古诗词、成语、名言、对联、俗语、歇后语等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初中语文实验教科书,从初一到初三,收入古代诗文138篇(首),占全部课文数量的一半以上。
“以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为例,全套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含中华传统古诗文内容的单元达93个,占总单元数的63.7%,共选编了古诗文116篇(段),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名言警句100则。”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研制修订组专家郑国民也强调,“教科书要有稳定性,不能动辄删改。要让孩子通过诵读经典古诗文, 扎根中华文化沃土,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成为真正的中国人 !”
郑国民同时指出,语文课标中对各学段优秀诗文背诵数量、教学与评价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要求,同时对1至6年级推荐了75篇作为背诵篇目。十多年的课程改革,语文教材编写者和广大语文教师作出了积极的探索,特别注重背诵古诗文。从全国调研的情况来看,各地学生背诵古诗文的篇数大多超过课标的要求。另外,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一线教师对优秀诗文教学价值的认识也不断深入。
“138篇”占“一半以上”,“63.7%”,可见传统经典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占比并不小。那么,传统经典没有实现到位表达的根源到底在哪?
撷取离孩子最近的那朵浪花
教材中的传统经典要为孩子接受,生动表达是要走好的第一步。那如何让传统经典不止于教科书的平面,让孩子喜闻乐诵,润物无声地将民族文化嵌入脑子里?采访中,史家小学副校长陈燕诗意的回答令人难忘:
“从传统经典的海洋中,将离孩子最近的朵朵浪花捧给他们!”
的确,“捧给孩子浪花”也有讲究和方法。“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的研究者给出了要求。“传统经典古诗文形式丰富多样,层次不同,有的深奥,也有的明白如画。比如,《乐府诗》《静夜思》等,不用翻译,画面感很强,一目了然。要有不同层次的区分,适应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学习需求。”袁济喜指出。
北京市立新学校刘攀峰老师告诉记者,在她一线教学的过程中,有些孩子会写错字。这时,她会利用自己掌握的甲骨文知识,向学生解释汉字的源头,让他们在理解中收获智慧。在她看来,孩子们抵触的是死记硬背的传授和考查方式,而非传统经典古诗文本身。
对此,郑国民指出:“教学要结合孩子的生活,坚持综合性学习理念:比如可以结合节日、时令等,让学生找古诗、读古诗,在创办板报或手抄报的过程中写一写;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去学习,如在欣赏名画中,让孩子自然而然地理解画中诗的意境和情趣;可以充分发挥古诗文在语调、音韵、节奏方面的特点和优势,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感受、领悟、品味古代诗文的内容与情感。”
传统经典文化的涵养不只在课堂,责任主体也不仅在老师。带着孩子走进美术馆、博物馆等社会大课堂,让孩子在欣赏中获得智慧和灵感,体悟传统经典的博大精深。“我们鼓励老师们带着学生们走出课堂,来到生活中感受经典文化的精髓,接受经典文化的感染和熏陶,同时我们鼓励亲子阅读、家庭教育,生活处处是教育。”陈燕指出。
学生时期应打好民族文化的底子
学慎始习,功在初化。中小学阶段是个体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让学生接触最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能够固本培元,种下仁义敦厚的种子。“人的一生,在童蒙时代的教育事半功倍,根基打得好,比日后花五六倍的力气更见效。”袁济喜指出。
徐梓则举出现代诗人舒婷的例子,强调她童年时打下了传统诗歌的底子,“她学唱的启蒙儿歌是杜牧的《清明》,幼年识字课本用李白的《静夜思》,初中学习《三吏》《三别》,当知青时也在研习李白、杜牧、李清照、柳永。日长月化、潜移默化,这些因子深深浸透到她的血液和骨髓,构成了她文化的基因。英国著名汉学家詹纳森感叹,她的诗太中国化,太传统了!”
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的价值取向关乎未来公民的气质,关键时期打好学生精神的底子,才能实现整个社会风气的优化。如郑国民所言,“如果一个人在学生时代没有充分阅读经典,缺乏厚实的根基,以后很难抵御冲击与诱惑,也就无法充满自信勇敢地吸收不同文化的精华。”
“中华民族的代代先民,从走进学堂开始,读的就是古典诗歌,接受的就是经典教育,并由此造就了民族血脉里的文化基因,使中国人成之为中国人。不可想象,若没有这样一汪涌动的活水,民族的根脉将会怎样?毋庸置疑,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就不会丰盈而会枯涩,性格气质中就缺乏那一股子灵气。舒婷的‘太中国化’也便无从而来。”徐梓谈道。古典教育是一种无价的恩惠,这是汤因比的名言,也应成为教育的共识。让学生在古典诗词学习中,经典名篇阅读中,受熏陶、得滋养,于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意义重大。
当然,对于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者来说,除了对于民族文化的重视,还应该在尊重学生个性、保护与启发学生想象力等方面下功夫。正如北京大学历史系高毅教授所说,布罗代尔是20世纪中叶以来最了不起的历史学家,他就特别关注中小学教学,尤其是中学历史教材的编写,为此倾注一生心力。他认为年轻人在18岁前接受良好的历史教育,对未来发展至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