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从2004年世界上第一所孔子学院成立至今,全球123个国家和地区已在大学建立了465所孔子学院和713个孔子课堂。承载着中华五千年文化传统的孔子学院成立10年来,在世界各地搭起新的平台,为人类文明图谱贡献了绚丽的华夏元素。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亲身参与孔子学院教学的外国学者和学生,他们表示,孔子学院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促进了世界和谐,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孔子学院是增进中外人民友谊的重要平台,是联通中国梦与各国梦、世界梦的桥梁和纽带。
10年前,美国首都华盛顿地区的马里兰大学与中国南开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创办了北美大陆上第一家孔子学院,至今,该学院及其下属的孔子课堂已开办各类汉语教学班和各种文化活动近百次,参加人数上万人。该校学生奥莉威亚自5年前在校园里观赏过一场黄梅戏后,便深深爱上了这门古老美丽的中国传统艺术,并赴安徽安庆学习了4个月的黄梅戏。她说:“孔子学院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不只是一个学习中文的地方,在这里能接触到丰富的中国文化。”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孔子学院教师约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孔子学院已经在英国落地生根和开花结果。实践证明,孔子学院是一个能够把中国优秀文化带到世界各地的重要平台和有效渠道,通过这一平台和渠道,开设孔子学院国家的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灿烂的中华文明,孔子学院起到了文明互鉴、相互沟通和融合的桥梁作用。
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孔子学院是在泰国诗琳通公主的倡导下,由北京大学和朱拉隆功大学合作建立的,诗琳通公主亲自为孔子学院揭牌并题词。在朱拉隆功大学孔子学院的积极促进下,泰国12家孔子学院(课堂)通过举办“海上丝绸之路”泰国行主题活动,展示了在泰汉语教学和中华文化推广成果,进一步传播和增强了孔子学院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升了泰国社会和民众对“中泰一家亲”的认同感和亲切感。
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俄方院长塔季扬娜·布赫季亚洛娃告诉本报记者,孔子学院为俄罗斯人了解中国打开了一扇窗,为莘莘学子搭建起深入探究中国的平台。孔子学院在促进俄中文化交流、人文合作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她说,莫大孔子学院建院5年多时间,培养了数千名学生,大部分都在从事与中国相关的事业。“建立孔子学院十分必要,有利于国家间包容互鉴、取长补短,也是推动不同文明碰撞出新的火花、产生新思想的有效途径。”
法国阿尔萨斯孔子学院已开办5年,覆盖斯特拉斯堡周围地区,有7个授课点。孔子学院负责人赵宗红告诉本报记者,阿尔萨斯地区地处法德接壤地区,德语、阿尔萨斯语等语言种类丰富。她对记者说:“在阿尔萨斯地区推广汉语非常有必要,我们会一起在这里做下去,推广汉语,这对加强阿尔萨斯地区和中国的友谊特别重要。”在阿尔萨斯孔子学院学习了4年的大卫说:“学中文让我了解更多的中国文化,现在在斯特拉斯堡像我这样爱学中文的学生越来越多。”
巴西—中国问题研究所所长安娜·雅瓜里贝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越来越多的巴西人开始学习中国文化,有不少人开始致力于中国文化的研究。尤其是大学里的年轻人,他们非常渴望了解更多关于中国的文化故事。这与巴中日益密切的政治、经贸、人文合作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去年巴中首次互办文化月,巴西人对中国这个遥远的神秘国度充满了好奇。而且随着巴西一系列重要赛事的举办,巴西也开始成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力量之一,人们的目光开始世界化。孔子学院成为推动中国文化在世界传播的重要力量,是联通中国梦与各国梦、世界梦的桥梁和纽带。
(本报华盛顿、伦敦、曼谷、莫斯科、巴黎、里约热内卢10月14日电 记者温宪、廖政军、陈丽丹、黄培昭、王天乐、林雪丹、邢雪、王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