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ogf49gjkf0d 天津大学自动化学院学生张百慧,最近对“埙”这一古老的乐器着了迷。
暑假里,她和“时光掠影实践队”的同学们专程到西安做“埙”的专题调研,回校后,制作了一部纪录片《寻·埙》,并分享到网络媒体平台上,引起广泛关注。眼下,张百慧又在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的支持下,准备将“埙的保护和传承”作为一项课题进行深入研究,争取做出一个“像样的成果”。
像张百慧一样,在天津大学,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到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中来。
走出校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世代相传的‘阴氏工坊’里,埙的传统制作工艺呈现在我们面前:拉胚、刻绘、打孔、调音。经过一道道工序之后,悠扬的曲调从制作者的唇下流出,随着指尖跃动——那一刻,透过摄像机的镜头,我们仿佛看到了跨越千年的古老音符所铺开的恢宏史诗长卷。”“时光掠影实践队”队员张竞争向记者讲述着他们拍摄纪录片时的情景。
目前,天津大学已有30多支以“传承保护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大学生实践队伍。潍坊风筝、敦煌手鼓、朱仙镇木版年画等,都成为他们关注的对象。仅在今年暑期,他们的足迹就遍布大江南北10多个省份。建筑学院还组织了4支专业队伍,分赴沈阳福陵、河北蔚县等地进行古建筑测绘。
“传承、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我校学生的自觉行动。”校党委宣传部部长雷鸣说,“同学们走出校园,用双眼去发现,用心灵去体验,在实践的过程中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树立起了强烈的文化认同与自信。”
最近,白昕艳和葛学涵两位同学正在筹划建立一个手工制作社团。假期里,她们跟随“潍坊深处觅纸鸢”实践队来到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和杨家埠民俗大观园,体验了风筝的手工制作过程后,她们便着了迷。返校后,俩人决定组织一批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探索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保护路径。
天津大学的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源于该校对校园文化的着力营造。近年来,天津大学大力发展艺术教育,充分发挥校史博物馆、王学仲艺术研究所、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北洋大讲堂”“海棠季”等文化载体的引导功能,以其“真善美”的内涵滋养学生的心灵,从而使越来越多的学生成为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体。
从我做起,做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孟蕾是建筑学院2012级的本科生,今年暑期,她和40多名同学一起来到沈阳福陵进行古建筑测绘实践。
福陵远离市区,为了提高测绘效率,他们在一个军营驻扎下来。天刚蒙蒙亮,他们就要背上测绘仪器前往福陵,直到太阳落山才能返回驻地。吃过晚饭后还要绘图到深夜。“古建筑多是木质结构,会随着时间的迁移发生自然损毁,需要定期修护。”孟蕾说,“我们测绘而成的图纸经过完善后,将会被纳入文物保护档案,成为国家重点文物抢救性维护的重要依据——这是一项多么有意义的工作啊!”
“除了为传统文化保护提供实用性的数据,我们这些学生实践队伍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尽己所能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学生刘克嘉立志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今年暑假,他组织同学奔赴河南开封等地调研朱仙镇木版年画和汴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彩云之南,乘凤撷羽”学生实践队在大理凤羽镇调研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时,发现当地基础教育比较薄弱,随即展开支教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还特别融入剪纸、民族舞等传统文化。
如何有效地保护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天津大学很多学生关心的话题。化工学院的张悦同学在假期里针对敦煌石窟艺术保护进行了调研。她认为景区内泛商业化现象,对石窟艺术的保护与传承构成威胁。她在调研报告中写道:“我们青年学生应该主动承担起这一光荣的责任,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探路求解。”(本报记者 陈建强 本报通讯员 管虹 张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