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 注册研究会会员 | 帮助 | 设为首页
中华经典网
网站首页 政策资讯 文化机构 文化学校 讲师风采 人才信息 义工之家 视频空间 联盟单位 国学教育 党建园地
瑞林书院 国学融媒体 瑞林甄选 公益论坛 培训信息 夏令营 冬令营 研学营 儒商人物 德行天下 在线留言
研究会概况  研究会动态  组织机构  研究会章程
论坛简介  筹备资料   申报流程   历届回顾
联盟公约  联盟说明  联盟单位  加入联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政策 > 正文
光明论坛
 
核心价值观教育如何“入脑入心”

田鹏颖
2014/12/5 11:00:21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汤丽英 我要评论 【打印
fiogf49gjkf0d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国家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目前在全国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和“进课堂”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但如何真正解决核心价值观教育“入脑入心”问题,尚须从方法论上做文章,即从“因为教,所以学”,向“基于学而设计教”转向,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意义上的转变。

    实现这个转变,首先要化空洞说教为真情感召。习近平同志指出:“在当代中国,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应该坚守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实际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有理论问题,但本质上是实践问题。要改变以往那种说教、劝导,就事论事的教育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生命和生态,用鲜活的典型人物感召大学生,让大学生懂得英雄模范人物身上蕴含的精神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其次,要化简单灌输为日常渗透。十八大确立的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又展示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是远离生活、宏大叙事的形而上学,而是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个人的价值准则的高度凝结。比如,一些高校把校风、校史、校训文化教育,渗透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让当代大学生深刻理解校风、校史、校训里折射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优良校风,铭记光荣校史,践行校训文化,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再次,要化封闭讲授为开放实践。青年大学生要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就应当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结合上,在校内理论课教学与校外实践活动衔接上下功夫。

    最后,要化单向告之为双向互动。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仅仅“广而告之”不行。要改变以往教师满堂讲、满堂教、满堂灌的单向告之教学模式,实现学生互动、师生互动,把原来教师的独断教育转化为师生民主互动。在教学内容选择上教师是主体,在教育教学效果的评价上学生是主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互为主客体,从而实现广大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和信仰认同。

  ( 0 ) ( 0 )  

  相关阅读:
· 共铸文化传承新辉煌:现代书院和孔子学堂高质量发展经验交流会成功举办
· 推动儒家文化“走出去”行稳致远
· 用什么丈量君子人格
· 儒家仁爱观及其时代价值
· 瑞林书院教学成果展圆满举办
· 让中华文明瑰宝永续留存、泽惠后人
 
  评 论: 已有0条评论,共1523人参与,点击查看
        暂无评论
登录
昵 称:

密 码:



关闭
 登录 注册  
公告招聘 更多>>
2013道德大讲堂听众感言 ..【详细】
· 瑞林教育集团简介
· 【重磅】国学之光颁奖盛典获奖单位
· 关于组织参加“中华经典共读计划·
· 沈阳弘德文化传媒正在直播中
· 网易新闻报道
· 今日头条报道瑞林书院
· 和讯网报道瑞林书院
· 凤凰网报道瑞林书院
· 河北新闻网报道瑞林书院
· 中新网报道瑞林书院
论坛感言 更多>>
· 传统文化的力量---记大连公民德行教
· 把爱传出去
· 赞《弟子规》快板书
· 国学之歌
· 传统文化的力量---记大连市公民德行
· 在大连做义工(义工手记)
  Copyright & copy 传统文化综合新闻信息服务门户网站,国学教育,国学讲师,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学校,传统文化机构,传统文化论坛官方网站,瑞林书院,国学大中专学历教育,河北省传统文化研究会
官方邮箱:359569999@qq.com 电话:0311-85085111
经典网官方微信号:15076193388
地址:石家庄市四中路16号中国盒子商务楼A座602在线咨询
经典网 Copyrights reserved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传统文化传播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冀ICP备06012056号-2

130104020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