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ogf49gjkf0d 近年来,我们对文化遗产的认知,已经变得更加具有包容性,对不同文化传统去粗取精、兼容并蓄的文化心态已经越来越具有社会基础
通过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的情感、尊重人的传统习惯,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非遗保护的最终目的
文化遗产与环境密不可分,相比于环境涵养的漫长,其人为破坏往往只在弹指一挥间。一旦传统村落、老街、老宅等周边环境遭到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会失去载体,文化生态链条就会发生断裂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人代代相传的文化瑰宝,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文化资源。我们有责任以更加务实的举措保护和传承中国非遗,将丰富的精神文化财富传给后世,并以其造福人类。
更加注重传承和创新,让非遗成为激活传统和繁荣文化的重要索引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包括口头传统和表述,表演艺术以及社会风俗、礼仪和节庆,它不仅存在于浩如烟海的典籍里,也贯穿在人们日常的生活生产之中。非遗是一部活态的人类文明史,它铸就了坚实的现在,也奠基了人类的未来。
重视传统是中国文化的显著特色。每当沧桑变化、文化失落之际,人们总是习惯性地回顾历史,寻找启示。孔子“克己复礼”、唐宋“古文运动”,以至赵孟頫绘画的“古意”命题,形态各异,却万宗归一。几千年来,在儒道释文化精神的浸润下,中华民族发展出独有的传统,历经淘洗,炉火纯青,留存在文化遗产之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依然鲜活的存在,从代代相传的手艺和艺术中,我们能够触摸到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生生不息的灵魂。尽管现代文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甚至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念和审美理念,但非遗所承载的活的中国精神,仍然在中国人的血脉中流淌,显示着中国人民独特的审美理想和高超的创造能力。我们把非遗传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正是希望非遗为中国当代的文化创造注入灵魂和活力。
创新是激活传统文化的永恒指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基础。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必须吃透中国文化精神,与时俱进地变革创新。近年来,我国社会对文化遗产的认知,已经变得更加具有包容性,对不同文化传统去粗取精、兼容并蓄的文化心态已经越来越具有社会基础。这也说明,我国非遗保护的实践,适应了中国社会对人的整体发展日趋尊重这一必然要求。我们应该珍惜时代赋予的良机,凝结传统,植根创造,面向未来,将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久远,以其深厚的精神底蕴为现代社会压舱,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守住精神根脉。
更加注重技艺和精神,让非遗有效地塑造民族性格,展现民族自信
非遗通过技艺得以物化,技艺不存,精神就失去依附,人们就会失去与传统同频共振的媒介。保护非遗,其重点是保护好非遗中的古老技艺。同时,非遗的精髓更在于活的精神,在于技艺背后人的愿望、追求和信仰,在于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人们的情感方式和表达方式。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特别在塑造民族性格、展示民族自信方面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土壤。比如古人推崇的“气韵”说,认为运动变化蓄积气势和能量,最终表现为气韵生动和生命律动,这一美学思想蕴藉丰富,经过几千年的创造实践,熔铸为历代中国艺术家孜孜以求的高超境界。《庄子》中“庖丁解牛”“梓庆为鐻”“佝偻承蜩”等寓言呈现了手工技艺的极致境界,“技进乎道”的艺术黄金律对中国文艺产生了深远影响。备受儒家推崇的“和”,对塑造民族性格也起着关键作用。有序、平衡、和顺、节制、内敛、坚韧才能带来和谐欢乐,失去“和”就会陷入偏执和乖戾。这些丰富而独特的美学积淀,不仅广泛而深远地体现在中国非遗及其物质成果上,也扩展到中国人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等方方面面,体现了中国人独到的思维方式和高远的人生境界。
非遗凝结了一个民族的智慧、品格和美德,传承非遗,就是要把民族精神文化中最精华的内容发扬光大。重视非遗,最终要落到“人”上,人是非遗传承的主体,更是非遗发生作用的客体,通过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的情感、尊重人的传统习惯,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非遗保护的最终目的。从社会的层面来看,人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形态各异的风俗、习惯乃至信仰,它们无形中规定了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成为不同人类群体相互区别的文化徽记。群体通过非遗等文化来确立秩序、凝聚人心,个体又通过这种文化来寻找自身的族群认同和自我认知。这种凝聚力和认同感便是个人与民族自尊和自信的根本来源。
涵养文化环境和生态,让非遗活在当下,讲好中国故事
文化遗产与环境密不可分。文化生态是全息整体的呈现形态,是文化设施、内容、活动、方式、品位、境界、风尚等方面的综合体现,既包括文化的内生系统,又包含文化的外部环境。相比于文化环境生态涵养的漫长,其人为破坏则往往只在弹指一挥间。一旦传统村落、老街、老宅等非遗环境遭到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会失去载体,文化生态链条就可能断裂。
人类从手工艺时代进入机器大生产时代,文化随之新陈代谢,但这并不意味着那些古老的非遗一定会消失殆尽,地方戏曲依然有他的粉丝拥趸,城市公园仍然可以唱响客家山歌,各种手艺绝活儿依然有人继承坚守……新的历史条件下,除了要对重点文化遗产进行整体性保护,还应该充分发挥博物馆、图书馆、群艺馆、美术馆等场所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农村面貌提升的过程之中。真正的源头活水在基层、在民众,鲜活经验和创新智慧潜藏于社区街区。民众既是遗产的持有者也是传承者保护者。这一理念既体现联合国公约要求,也是中国非遗传承保护实践的重要经验。
非遗的传承保护,不单纯是面向过去的挖掘、整理、学习,更是面向未来的积极文化建构。我们要尽可能地使非遗资源活在当下,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物质生活。与此同时,非遗是中国梦的重要载体,通过发挥非遗精彩绝伦的技艺,发扬其厚重隽永的内涵,我们将以具有中国特色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充分展现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中国非遗传承保护的独特创造、中国非遗理论的独特贡献和中国制度的独特优势,让国际社会更全面、更准确地了解中国非遗保护和文化传承的生动实践。
中华文化,薪火相传。时代呼唤我们通过脚踏实地的努力,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发扬好,让非遗成为滋养民族心灵的清泉,成为培育民族精神的沃土,为中华民族增强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强,贡献中国非遗的股肱之力。
(作者为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