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ogf49gjkf0d “最美家庭”引领民间好家风
这是一个个平凡的中国家庭,却拥有人世间最美好的家风。在日常生活中,从他们的身上不断闪烁出美德之光:乐于奉献、与人为善、阳光乐观、互敬互爱、诚实守信等。这些“最美家庭”成员,以自己的高尚和坚持,塑造并传承着各自美好的家风、门风,同时也在为社会创造和修复出一个个健康的道德细胞,开垦出一片片道德绿洲,点燃了一座座道德灯塔。
半月谈记者怀着敬意和感动,走进一些民间“最美家庭”,走近这些优良家风的引领者和示范者。
“家报”:十二字家风传承的“根据地”
日报、晚报、早报、快报,人们对此司空见惯,但“家报”呢?这是南京的冯树凭、罗巧珍老夫妇已经办了24年的一份家庭小报,传递着独具特色的家风。
“家报”始于1991年,当年,罗巧珍从南京旭光仪器厂退休。“我们有4个子女,后来又都有下一代,孩子们小的时候在身边,可以随时指出他们的进步和不足,但孩子长大成家,见面交流的机会就少了。”本着教育孩子的宗旨,老两口一合计,就萌生了办报的想法,决定用一份家庭小报记录下家庭成员的点点滴滴。
1991年6月30日,“家报”创刊。“从第一期‘家报’开始,我们家的家风就在一份接一份的报纸中慢慢传递。”冯树凭的小女儿冯宣东说。走进冯树凭家客厅,最醒目的便是那一摞摞已经装订成册的《家报》,其中既有家庭成员外出游玩的游记,也有家庭成员生病入院后众人争相照料的感动。
通过“家报”,7个散落南京各处的小家庭被紧紧凝聚在一起。冯树凭的大女儿冯俐南说,每一期的“家报”每个家庭都有一份,不仅有纸质的,还有电子版。“家报”不仅是大家庭的“消息树”,更是家风传承的“根据地”。
“我们的家风十二个字:坚持和谐、追求卓越、争取奉献。”罗巧珍说,孩子们都大了,面对面讲道理他们面子上过不去,而有了“家报”这个平台,让他们通过阅读,自己去体会、领悟。
目前,17人的大家庭,7个小家庭,一家有事大家帮,一人有病全家关怀。工作上,冯家的4个子女都不断追求卓越。
冯树凭说,创办“家报”,丰富了晚年生活,最重要的是找到了一条适合他们这个大家庭家教的新方式,所以“家报”还将一直办下去。
“留德给子孙,不要留钱给子孙”
在江苏镇江古朴幽深的三善巷里,住着一位百岁老人刘洁如。今年101岁高龄的刘洁如,靠着烧茶水炉将9个子女培养成才,而她更是在已近90岁时成为镇江第一批、也是至今最年长的“社会妈妈”,先后资助多名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
就如所住巷子的名称一样,与人为善、喜做善事、乐践善行贯穿于刘洁如一生。老人没有退休收入,只有每月从水炉业协会领的生活费,从当初的80元增至现在的120元。20多年前,镇江市福利院还未搬迁时,刘洁如将儿女们给的零花钱积攒下来,每年都要向福利院捐款600元。
79岁生日那天,她给儿女们订了个规矩,每年都要另外给她一些钱。“老太太不愁吃不愁穿,要钱干嘛?”当时儿女们挺纳闷,但孝顺的他们还是依言而行。于是,从1994年开始,刘洁如将儿女们给的钱存起来,除了每年给福利院捐款外,还资助困难孩子上学以及其他捐赠。
“‘不要留钱给子孙,要留德给子孙’,这可能是我母亲最朴素的家风概念。”刘洁如的儿子刘天鹤说,“妈妈这些年来坚持做公益,我们整个大家庭都特别支持。她捐款,我们负责跑腿,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兄弟姐妹觉得特别有福气。”
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4个女儿也都成为“社会妈妈”,每人资助了一名小学生。刘洁如老人的爱心正在不断传递、发酵,街坊邻居们也学习她以做公益为乐事。
“让美、阳光和正能量充满生活空间”
“我们家没有催人泪下的曲折故事,只是少些抱怨、羡慕、嫉妒的心态,将心思用在经营生活上。”山西太原人陈恩光有个三口之家,走进他家,一幅书法“雅”字映入眼帘。在客厅背景墙上,悬挂着一个海水沙滩图案的电子屏,电子屏右侧是个圆形图案。陈恩光告诉记者,这是他们的“家徽”。
“吃饭不剩一粒米,每餐一杯水,每年一扫墓,每年最多看一部电视连续剧,与亲友交往留有一定空间,楼房每天一通风。”这“六个一”便是陈家的家规;而“至善、至诚、至健、至雅、至上”这“五个至”则是陈家的家训。“订立家规、家训是希望家里人都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在生活上达到一定的精神高度。”陈恩光说。
陈恩光出生后被“过继”到本家伯父家,因此,有了生父和养父两个父亲。在他10岁那年,养父去世。他说,养父是个特别热心的人,以前住在大杂院里,每次下水道堵了都是他在疏通。从养父身上,他学到了男子汉的责任和担当。生父是个农民,一生勤劳俭朴。陈恩光说,生父特别重视对子女的教育,鼓励大家“往上走”。
在这样的氛围引导下,陈家生活蒸蒸日上。“生活美不美,关键在自己。”陈恩光说,“我们要在生活中发现美、弘扬美、提升美,让美、阳光和正能量充满生活空间。”
“不吃不喝也要还账,不能让乡亲们戳脊梁骨”
2010年8月19日,山西晋城市遭遇了一场强降雨,位于市区东北部的北石店镇的降水量超过200毫米。在北石店镇南石店村的一家面粉厂,库存70多万斤小麦全被雨水浸泡。
面对被洪水冲垮的库房,面粉厂主人刘平贵冒着生命危险,趟水翻过围墙,进入财务室抢救出厚厚的账簿,那是周边18个村庄200多户农民的存粮账本。
“有账我就能算清损失,以后就能如数还给乡亲们。”刘平贵说。
面对满目萧条的厂房和80多万元的损失,有人出主意让他们关门停业,到外面躲一阵,把剩下的烂摊子留给政府处理,但刘平贵一口拒绝。“咱不怨天也不怨地,不吃不喝也要还账,不能让乡亲们戳脊梁骨!”
于是,刘平贵和丈夫李继林横下一条心,决定还粮。夫妻二人取出全部积蓄,又向亲戚借了10万元,全部换成小麦磨成面粉存放起来,保证乡亲们不管什么时候来都能拿到面粉。随后,刘平贵一直在家守着面粉厂,李继林和大女儿李梦霞则外出打工赚钱购买小麦,不断磨成面粉还给乡亲们。
为了守信用还粮食,刘平贵一家人多年过着吃馒头就咸菜的清苦生活。如今,80万元的损失已经赔偿了近70万元。“遭这么大的灾,晚上经常愁得我睡不着觉。但想想咱没坏良心,也就觉得踏实很多,在孩子面前也不觉得亏心。”刘平贵说。
把互敬、包容、奉献当作传家宝
在广西桂林漓江源头猫儿山脚下的过江铺村,住着一对让人羡慕的“神仙眷侣”,他们满头银发,常常手拉手外出散步。他们是86岁的张育松和83岁的刘景秀。
从1951年结婚,64年来他们就像初恋一样深爱着对方。小儿子刘玉在日记里这样写道:60多年来,父母一直“秤不离砣”,从未红过脸。
张育松和刘景秀在结婚第二年,曾遭遇过家庭的一次变故:大女儿刚出生,他们就被刘景秀后娘赶出家门。然而刘景秀父亲去世后,夫妻俩却不计前嫌把后娘接到身边尽孝。后娘因患病瘫痪在床,他们无微不至地照顾,直到一年前95岁的老人去世。去世前,后娘拉着张育松和刘景秀的手,流着泪为自己当年赶他们出来而道歉。
住在猫儿山脚下的张育松每年都会带头上山种树,他知道种树就是保护水源。不管家里多忙,事情再多,刘景秀都会支持丈夫,陪老伴上山植树,几十年如一日。在父母的影响下,1998年刘玉从桂林市区回到故乡承包大片水源林,建起忘忧谷,保护漓江源。如今,忘忧谷已成为桂林有名的环保教育基地。
“崇文尚德,知恩图报”
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有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女主人樊桂英已经83岁。夫妇俩养育了7个子女,他们以朴素的安身立命理念和道德认知,在儿女子孙中形成“崇文尚德,知恩图报”的淳美家风。
为了让孩子们接受好的教育,从1962年起,他们如孟母择邻,三次举家搬迁。如今,夫妻俩将7个子女都培养成人。这个四世同堂之家培养公务员9名,事业单位人员8名,军官2名,个体工商业者7名,在读大学生4名。
“人活在世,要知恩图报,要积德行善。过去我们日子苦,现在有能力了,就要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樊桂英不仅说给子孙听,也做给子孙看。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但她年年都要回一趟向海乡新兴村,看望在困难时帮助过自己的老邻居。
在老人的教育下,全家人长期资助6名孤儿,共向社会无偿捐献60余万元。“我每年都要拿出一部分工资交给奶奶去捐助,没有什么想法,这么多年在奶奶的带领下,大家已经养成了习惯。”樊桂英的小孙子说。
“爱我就必须对姐姐好”
对于家住江苏常熟董浜镇的钱炳刚夫妇来说,家风是什么,还是个模糊的概念,但他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让两个女儿深深领悟到,什么是不离不弃,什么是人之大爱。
大女儿钱敏丹今年37岁,但三分之二的时间是躺在床上的。一出生她就罹患了类似“渐冻人”的疾病。钱炳刚夫妇带着女儿四处求医。当医生断言孩子活不过16岁时,夫妻俩带着孩子回了家。
由于病情恶化,钱敏丹刚读到初中,就不得不中断学业。钱敏丹靠着仅能动的两根手指,躺在床上自学网页设计,在淘宝开网店。为了帮钱敏丹实现大学梦,家人把几千页的自考辅导书用数码相机拍下来,放在电脑里给她看。
如今,钱敏丹不仅自学通过了13门考试,拿到了南京师范大学的心理学大专文凭,还用3年多时间写出25万字的自传《活着的100个理由》。她在自传后记中写道:“家人的爱,是我生命的支点。”
在姐姐的激励下,妹妹钱敏焰也顺利考上大学,如今是常熟市法院一位优秀的法官。和牢记法律条文一样,她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照顾姐姐。她在找对象时定下规矩:“爱我就必须对姐姐好,以后要和我一起照顾姐姐。否则,条件再好也免谈。”工作后,钱敏焰和丈夫每年都会带着姐姐一起旅行。
“不离不弃,是爸爸妈妈从小就言传身教的,我们也会一直坚持下去。”钱家姐妹说,不仅是对家人,她们也希望自己的不离不弃能帮到其他人。钱敏丹说,自己之所以选择心理学,是因为知道自己的身体正在一天天恶化,哪一天若再打不了字,写不了书了,就算只剩下说话的力气,还能用所学知识去帮助、开导那些迷茫困惑的心灵,让他们重新点燃生活下去的希望。 (本篇参与采写记者:刘巍巍 张颖 王菲菲 张莺 赵琬微 赵叶苹 李美娟 周楠)(策划:王永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