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 注册研究会会员 | 帮助 | 设为首页
中华经典网
网站首页 政策资讯 文化机构 文化学校 讲师风采 人才信息 义工之家 视频空间 联盟单位 国学教育 党建园地
瑞林书院 国学融媒体 瑞林甄选 公益论坛 培训信息 夏令营 冬令营 研学营 儒商人物 德行天下 在线留言
研究会概况  研究会动态  组织机构  研究会章程
论坛简介  筹备资料   申报流程   历届回顾
联盟公约  联盟说明  联盟单位  加入联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政策 > 正文
 
创造民族复兴的灿烂明天

——四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重要讲话
2015/9/8 16:34:04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汤丽英 我要评论 【打印
fiogf49gjkf0d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努力。中华民族创造了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灿烂文明,也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灿烂的明天。”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颁发抗战胜利纪念章仪式上、在天安门广场纪念大会上、在人民大会堂招待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阐明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纪念活动主题,弘扬无数英烈用生命铸就的抗战精神,宣示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历史真理,昭告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信念。三篇重要讲话,为整个纪念活动注入深刻丰富的思想内涵,给行进在民族复兴征程上的中华儿女以巨大精神力量。

  越是饱尝苦难的民族,越理解盛衰的意味;越是历经沧桑的国家,越懂得自强的重要。

  “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70多年前空前的民族危机唤起空前的民族觉醒。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华儿女抱定抗战到底的信念和决心,国难当头挺起民族的脊梁,血肉之躯筑起新的长城,“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为夺取最后胜利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成为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的伟大转折。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进行的一系列抗争,就是中华民族觉醒的历史进程,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升华的历史进程。这种民族觉醒和精神升华,在抗日战争时期达到了全新的高度。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抗争中,中华民族用自己的行动向世人证明,我们有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意味着光复主权、重整山河,更意味着光复人心、重塑精神。旧耻已湔雪,中国应新生。经历抗日战争锤炼的中国人民,更加坚定了对民族独立、自由、解放的追求,更加坚定了掌握自己命运、开创国家发展新路的意志。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及其精神遗产,已深深浸润于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支撑我们迈向民族复兴的精神伟力。

  穿越历史风云,我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中华儿女的命运从来都是紧紧连在一起的,国家强大、民族强盛是每一个中国人生存、发展、尊严的基本保障。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包括两岸同胞在内的每个中华儿女的梦,需要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共同努力。从救亡图存走向强国富民,从伟大胜利走向伟大复兴,在继往开来的新的征程上,沿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足迹去兴国创业、再铸辉煌,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责任。铭记历史教训,弘扬抗战精神,守护和平,团结奋斗,我们一定能创造更加灿烂的明天。

  1942年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牺牲后不久,刘伯承、邓小平联名发文说:“最好的纪念,不是在死者血泊的周围踟蹰,而是踏着他的血迹前进,向死者与我们共同坚信的真理前进!”回望是为了更好地铭记,缅怀是为了更好地传承,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是为了更好地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让我们携手并肩,万众一心,向着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前进!前进!前进进!

  ( 0 ) ( 0 )  

  相关阅读:
· 《说文解字》与中国文脉赓续
· 儒见 | 中华传统天下观与时代新人培育
· 习近平:加快建设文化强国
· 名家谈 | 刘余莉:“四患”不除,身无以修;“四风”不反,国无以治
· 悦读 | “诚”:从道德哲学到行为准则
· 名家谈 | 杨朝明:成为君子,让生命扎根
 
  评 论: 已有0条评论,共1222人参与,点击查看
        暂无评论
登录
昵 称:

密 码:



关闭
 登录 注册  
公告招聘 更多>>
2013道德大讲堂听众感言 ..【详细】
· 瑞林教育集团简介
· 【重磅】国学之光颁奖盛典获奖单位
· 关于组织参加“中华经典共读计划·
· 沈阳弘德文化传媒正在直播中
· 网易新闻报道
· 今日头条报道瑞林书院
· 和讯网报道瑞林书院
· 凤凰网报道瑞林书院
· 河北新闻网报道瑞林书院
· 中新网报道瑞林书院
论坛感言 更多>>
· 把爱传出去
· 赞《弟子规》快板书
· 国学之歌
· 传统文化的力量---记大连市公民德行
· 在大连做义工(义工手记)
  Copyright & copy 传统文化综合新闻信息服务门户网站,国学教育,国学讲师,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学校,传统文化机构,传统文化论坛官方网站,瑞林书院,国学大中专学历教育,河北省传统文化研究会
官方邮箱:359569999@qq.com 电话:0311-85085111
经典网官方微信号:15076193388
地址:石家庄市四中路16号中国盒子商务楼A座602在线咨询
经典网 Copyrights reserved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传统文化传播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冀ICP备06012056号-2

130104020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