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 注册研究会会员 | 帮助 | 设为首页
中华经典网
网站首页 政策资讯 文化机构 文化学校 讲师风采 人才信息 义工之家 视频空间 联盟单位 国学教育 党建园地
瑞林书院 国学融媒体 瑞林甄选 公益论坛 培训信息 夏令营 冬令营 研学营 儒商人物 德行天下 在线留言
研究会概况  研究会动态  组织机构  研究会章程
论坛简介  筹备资料   申报流程   历届回顾
联盟公约  联盟说明  联盟单位  加入联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政策 > 正文
 
儒家文明与当代世界

——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济宁卫星会议综述
2015/9/15 11:23:14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汤丽英 我要评论 【打印
fiogf49gjkf0d
    8月27日,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济宁卫星会议“儒家文明与当代世界”在曲阜召开,来自海内外的70余位学者参加了这次盛会。大会由国际历史学会(ICHS)主办,中国史学会、山东大学、济宁市人民政府承办。大会围绕主题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了热烈讨论。

    儒家文明的历史形态与未来走向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杨国荣以“仁”与“礼”为视域对儒学的历史形态与未来走向作了探讨,他认为“在传统儒学中,仁与礼尽管侧重不同,但本身都兼涉理性秩序与情感凝聚,这种交融也从一个方面为自由人格与现实规范、个体领域与公共领域、和谐与正义的统一提供了内在根据”。山东大学儒学院陈炎认为“正是在夏商周三代宗法社会的历史背景下,从亲子血缘关系出发,以‘爱有差等’来论证‘礼有别异’的儒学诞生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哲学系李晨阳从儒家视角审视了“人类世新人本主义的文化根源”,他认为就人类世和文化根基而论,儒家思想对于新人本主义具有重要意义,儒家思想的天、地、人三才和谐观念预见了人类世。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景海峰认为,新的中国哲学系统的整合与构建,特别需要包容的气度、开放的胸襟和不断的反省与调适,而开展文明间对话,要在不同文化系统的相互激荡之中,重新确立自我的身份性,找准自己的位置。

    儒家文明的内涵特征与现代精神

    儒家文明在历史的展开中丰富而多面,其内涵特征与根本精神值得我们深思。浙江省儒学学会执行会长吴光认为,孔子奠定又在历史中不断生成的儒家文明由道义学理、制度文物、礼仪风俗三大部分构成,具有道德理性、人文性、整体性、实用性、开放性五大特征,其根本精神就是以道德为本位、以人生为终极关怀并且变化日新的道德人文主义。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从儒家的“中道观念”探讨了中国的史学传统,他认为“中道观念是上古圣王为政理民的智慧结晶,其传承发展与中国早期史学传统的品格关联密切,影响后世很大”。台湾东吴大学刘源俊认为,孔子儒学的现代精神可以概括为明伦、和群、格致、闲适、超越五个方面,孔子教育思想的精义可用五点概括:德性与学问并重,学、思、行相辅,情理兼顾,本立而道生,致中致和。澳门理工学院谭世宝认为,中华文化的复兴,实有赖于汉字及孔子道德文化财富的复兴,其关键之处,在于将原本的汉字文化重新挖掘整理研究。山东大学儒学院曾振宇认为,自由思想在儒家文明中源远流长、独具一格,仁在普遍的人性中是无条件的命令,无条件意味着自由,仁是儒家自由意志视域中的自由。

    儒家文明的核心价值与当代世界

    儒家文明是一套价值系统,其中的一些核心价值于当代世界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韩国首尔大学郭沂认为,儒家文明中的核心价值仁义、泰和同样具有现代意义,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过程中,儒家文明一定会为世界贡献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观。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陈卫平认为,仁义礼智信是儒学的核心价值,仁在其中有着本体论的统贯意义;作为儒家价值观的制度化,礼仪要落实到生活的每个细节。台湾中大哲学研究所李瑞全认为,儒家文明的弘扬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发展,儒家天人合德、天下一家、仁者与天地万物一体的理念可以突破现代民族国家的局限。

    此外,还有学者从文艺美学、道德情感、家庭德育、东亚儒学、治国理政、生生不息、群己之辨、大同儒学等角度或范畴探讨了儒家文明与当代世界的重要意义。以上讨论广泛而深刻,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下儒家文明所焕发出的生机与活力。

    (翟奎凤)

  ( 0 ) ( 0 )  

  相关阅读:
· 《说文解字》与中国文脉赓续
· 儒见 | 中华传统天下观与时代新人培育
· 习近平:加快建设文化强国
· 名家谈 | 刘余莉:“四患”不除,身无以修;“四风”不反,国无以治
· 悦读 | “诚”:从道德哲学到行为准则
· 名家谈 | 杨朝明:成为君子,让生命扎根
 
  评 论: 已有0条评论,共1247人参与,点击查看
        暂无评论
登录
昵 称:

密 码:



关闭
 登录 注册  
公告招聘 更多>>
2013道德大讲堂听众感言 ..【详细】
· 瑞林教育集团简介
· 【重磅】国学之光颁奖盛典获奖单位
· 关于组织参加“中华经典共读计划·
· 沈阳弘德文化传媒正在直播中
· 网易新闻报道
· 今日头条报道瑞林书院
· 和讯网报道瑞林书院
· 凤凰网报道瑞林书院
· 河北新闻网报道瑞林书院
· 中新网报道瑞林书院
论坛感言 更多>>
· 把爱传出去
· 赞《弟子规》快板书
· 国学之歌
· 传统文化的力量---记大连市公民德行
· 在大连做义工(义工手记)
  Copyright & copy 传统文化综合新闻信息服务门户网站,国学教育,国学讲师,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学校,传统文化机构,传统文化论坛官方网站,瑞林书院,国学大中专学历教育,河北省传统文化研究会
官方邮箱:359569999@qq.com 电话:0311-85085111
经典网官方微信号:15076193388
地址:石家庄市四中路16号中国盒子商务楼A座602在线咨询
经典网 Copyrights reserved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传统文化传播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冀ICP备06012056号-2

130104020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