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 注册研究会会员 | 帮助 | 设为首页
中华经典网
网站首页 政策资讯 文化机构 文化学校 讲师风采 人才信息 义工之家 视频空间 联盟单位 国学教育 党建园地
瑞林书院 国学融媒体 瑞林甄选 公益论坛 培训信息 夏令营 冬令营 研学营 儒商人物 德行天下 在线留言
研究会概况  研究会动态  组织机构  研究会章程
论坛简介  筹备资料   申报流程   历届回顾
联盟公约  联盟说明  联盟单位  加入联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政策 > 正文
 
以更宽广的视野观照优秀传统文化

作者:湖北廉政文化建设研究会会长 问青松
2015/11/30 15:16:52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汤丽英 我要评论 【打印
fiogf49gjkf0d
    禅廉文化是湖北传统廉洁文化的靓丽品牌之一。开展禅廉文化研究的意义,在于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在于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在于推动当下的廉洁文化建设;在于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为了更好地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我们必须站在更高的高度,以更宽广的视野来认识、研究和弘扬包括禅廉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一,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仅仅是经济的复兴,其中必然要求文化的复兴。实现文化复兴的任务更加艰巨。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批判地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需要,也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出现的贫富差距扩大、物欲追求奢华无度、个人主义恶性膨胀、社会诚信不断消减、伦理道德每况愈下等人类面临共同难题的需要。这是广大社科工作者的应尽职责,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伟大使命。

    第二,从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高度,以创新发展的理念引领传统文化的研究。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结合湖北和廉政文化建设研究会的实际来看,开展传统廉洁文化研究,必须坚持创新,才能不断取得新成果。几年来,研究会先后组织全国各地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一起,就道廉文化、孝廉文化、勤廉文化、诗廉文化、禅廉文化进行研究,形成了湖北廉洁文化的品牌。这些研究都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我们要继续以创新发展的理念为引领,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比如,湖北是楚文化的发源地,楚文化中也有丰富的廉洁文化资源,需要我们去挖掘和阐发。此外,湖北还有很多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的廉洁文化,都值得研究。要用创新的思维,创新方式方法,深入研究这些优秀的传统廉洁文化,并把研究传统廉洁文化与建设现实廉洁文化紧密结合,为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作出新贡献。

    第三,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要善于把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传统文化本身十分讲究笃行、躬行。我们特别要在践行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下功夫。要注意克服知而不行、言行不一的毛病。

  ( 0 ) ( 0 )  

  相关阅读:
· 共铸文化传承新辉煌:现代书院和孔子学堂高质量发展经验交流会成功举办
· 推动儒家文化“走出去”行稳致远
· 用什么丈量君子人格
· 儒家仁爱观及其时代价值
· 瑞林书院教学成果展圆满举办
· 让中华文明瑰宝永续留存、泽惠后人
 
  评 论: 已有0条评论,共1143人参与,点击查看
        暂无评论
登录
昵 称:

密 码:



关闭
 登录 注册  
公告招聘 更多>>
2013道德大讲堂听众感言 ..【详细】
· 瑞林教育集团简介
· 【重磅】国学之光颁奖盛典获奖单位
· 关于组织参加“中华经典共读计划·
· 沈阳弘德文化传媒正在直播中
· 网易新闻报道
· 今日头条报道瑞林书院
· 和讯网报道瑞林书院
· 凤凰网报道瑞林书院
· 河北新闻网报道瑞林书院
· 中新网报道瑞林书院
论坛感言 更多>>
· 传统文化的力量---记大连公民德行教
· 把爱传出去
· 赞《弟子规》快板书
· 国学之歌
· 传统文化的力量---记大连市公民德行
· 在大连做义工(义工手记)
  Copyright & copy 传统文化综合新闻信息服务门户网站,国学教育,国学讲师,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学校,传统文化机构,传统文化论坛官方网站,瑞林书院,国学大中专学历教育,河北省传统文化研究会
官方邮箱:359569999@qq.com 电话:0311-85085111
经典网官方微信号:15076193388
地址:石家庄市四中路16号中国盒子商务楼A座602在线咨询
经典网 Copyrights reserved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传统文化传播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冀ICP备06012056号-2

130104020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