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ogf49gjkf0d
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
中国梦与中华民族的社会理想
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
中国梦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追求,渊源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连接了中国的历史、现实和未来,同时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之间架起了一座直通的桥梁,把党的意志与人民的共识、民族的情感连接了起来,也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家、民族、人民的自觉责任。
那么,什么是中国梦?中国梦的内涵和实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如果从文化上来研究中国梦,我以为,其价值内涵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梦,是有价值追求的社会梦想。从其价值追求来讲,中国梦就是在中国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梦想。也就是说,在国家层面上,要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在社会层面上,要坚持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在公民个人层面上,要形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这样的追求不就是中国梦吗?或者说,在这样的价值观引领下实现的理想社会,不就是我们的中国梦吗?深入考察这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难发现其中有一个文化之根,这个根既包括了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优秀成果,也包括了中华民族近代文化的优秀成果,同样包括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最新的文化成果。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研究中国梦,同样使我们认识到,中国梦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与此同时,我们注意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所以要分这样三个层次,习近平总书记有一个解释,说是为了从今天的实际出发,修身,齐家(齐社会),治国,平天下。显然,这也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借鉴。在古人那里,修齐治平是实现社会理想的基本途径。在今天,我们强调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要从国家目标、社会取向、个人准则三个层次进行“倡导和践行”,同样是为了实现我们的“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国梦。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田青
弘扬传统文化,实现中国梦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田青
就像欧洲的“文艺复兴”是从恢复古罗马的文化传统开始一样,欲实现复兴中华民族的中国梦,也必须要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开始。因为一个中断了历史和传统的民族,不可能仅仅依靠全面“移植”外来文化而再现属于自己的辉煌。
而全面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则是认识、学习、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第一步。儒、释、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三根柱子”,“两层楼”上面一层的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精英文化,包括孔、孟、老庄,唐诗、宋词、元曲……其共同载体是汉字,是借汉字传承的中华文化。一提传统文化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这些,但是很多人常常忽略了楼下还有一层。这个底层不是低下的意思,其广大、高远、丰富、精彩,超出许多人的想象。这部分文化的载体是语言,即主要由口头传承的文化,其特点就是口口相传,包括传统戏剧、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美术、手工技艺、民俗、节日等等。
在传统社会,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子弟,没有读过书,不识字,他甚至没有名字。但是,他不但知道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知道勤俭持家,还知道孝顺父母,知道精忠报国。为什么?他听说书,他看戏,他过传统节日。他就是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建立了深层的道德感,有了一个“中国人”的自我认知。
五千年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无比丰富的文化遗产,留下了今天能让我们骄傲的本钱;100年来对旧传统的“反叛”让我们得以暂时离开家园眺望山那边的风景,有了比较和开阔的视野,也留下了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泼掉的“新传统”;30年的改革开放,既为复兴传统文化打下了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也在现代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出现了把传统视为陈旧、落后、“土”的东西迅速抛弃、抹掉的现象。只有把中华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全部内容充分认识,认真总结,才能找到我们自信与自豪的支点,抛弃自卑与自残的思想与行为,在不断的反思中前进,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