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 注册研究会会员 | 帮助 | 设为首页
中华经典网
网站首页 政策资讯 文化机构 文化学校 讲师风采 人才信息 义工之家 视频空间 联盟单位 国学教育 党建园地
瑞林书院 国学融媒体 瑞林甄选 公益论坛 培训信息 夏令营 冬令营 研学营 儒商人物 德行天下 在线留言
研究会概况  研究会动态  组织机构  研究会章程
论坛简介  筹备资料   申报流程   历届回顾
联盟公约  联盟说明  联盟单位  加入联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政策 > 正文
 
传统文化的传承须重视“微心态”

作者:李静修
2015/12/8 14:25:07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汤丽英 我要评论 【打印
fiogf49gjkf0d
    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广告等无处不在的“微产品”,把人们带进了当前这个与传统媒介时代迥然不同的“微时代”。便捷的网络媒介工具给我们奉上信息饕餮盛宴的同时,也带来表浅化、碎片化、浮躁化的“微心态”。当代年轻人成长在电脑、互联网和手机大量普及的时代,作为“手机控”“低头族”,习惯于沉浸在尼尔·波兹曼所言的“娱乐至死”的环境下,传统审美心理中的“非功利”元素正在被微时代悄然解构,我国传统文化黯然褪色,渐渐失去了对传统文化传承的主角——年轻一代的吸引力。这就将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置于一个尴尬的境地。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强调,要“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当下,做好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工作,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已不再是难以克服的困难,重要的影响因素在于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热衷程度和对其保护传承的积极性。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工作中怎样对待“微心态”这一新问题是需要很好思考的新课题。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淡漠的原因,更多是因为媒介信息爆炸造成的“注意力分散”和“瞬时性审美”,使得他们难以接触和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内涵,甚至产生一定的抵触。这在世界很多国家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年轻人多以自我为中心,注重个人的感官体验和情感宣泄,内心中难以树立和崇拜长期的偶像,更倾向于接受以“眼球经济”和“感官消费”为代表的“快餐文化”。事实上,这些本是人性中普遍固有的特质,应予以尊重。如能对这些“微心态”加以正确利用和引导,将对“微时代”语境下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起到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

    做好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微时代”仍将大有可为。“微心态”是一把双刃剑,它浮躁、喧嚣的另一面是崇尚高度的迅捷化和强烈的时代感。合理利用它的“正能量”传承传统文化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应进一步探索微博、微信、微电影等新媒体传播对年青一代审美和心态上的影响,利用年青一代对这些“微元素”亲近和依赖的特点,将传统文化中的各种元素现代化,“润物细无声”地渗透于社会日常生活的每个瞬间,赢得年轻人自觉的青睐与关注。福建闽南地区借助“一带一路”契机,通过网络推广“传统民俗真人版桌游”、微信推送当地传统小吃烹饪技巧、制播充满闽南乡土风情的微电影等方式,让年轻群体在游戏、美食和视觉感官中主动自觉地体验和探索当地民俗文化,培养了其对传统文化浓烈的主人翁意识。2005年创立的青年社团“汉未央”将汉服文化很好地普及到了青年人群,汉服成了婚礼等重要场合的“常客”,引领了一种新的时尚,树立青年人更高审美情操的同时弘扬了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利用“微元素”的传播力对传统文化“扬弃继承、转化创新”,对部分陈旧、不合时宜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更好地契合“微时代”的流行趋势和个人体验。上海的“国学新知”公益组织就利用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将众多青年人聚在一起诵读古书,举办茶道、棋艺、古琴等古典文化沙龙,议题开放,视野广阔,其微博已拥有近百万互动“粉丝”。与此类似,不少网上创建的“诗社”“古风”类原创流行音乐团体将传统经典元素融入流行艺术中,实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良好效果,收获了可观的人气。如此双管齐下,才能在“微时代”中赋予传统文化对年青一代更高的“黏度”和更强的使命感、责任感,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 0 ) ( 0 )  

  相关阅读:
· 共铸文化传承新辉煌:现代书院和孔子学堂高质量发展经验交流会成功举办
· 推动儒家文化“走出去”行稳致远
· 用什么丈量君子人格
· 儒家仁爱观及其时代价值
· 瑞林书院教学成果展圆满举办
· 让中华文明瑰宝永续留存、泽惠后人
 
  评 论: 已有0条评论,共1041人参与,点击查看
        暂无评论
登录
昵 称:

密 码:



关闭
 登录 注册  
公告招聘 更多>>
2013道德大讲堂听众感言 ..【详细】
· 瑞林教育集团简介
· 【重磅】国学之光颁奖盛典获奖单位
· 关于组织参加“中华经典共读计划·
· 沈阳弘德文化传媒正在直播中
· 网易新闻报道
· 今日头条报道瑞林书院
· 和讯网报道瑞林书院
· 凤凰网报道瑞林书院
· 河北新闻网报道瑞林书院
· 中新网报道瑞林书院
论坛感言 更多>>
· 传统文化的力量---记大连公民德行教
· 把爱传出去
· 赞《弟子规》快板书
· 国学之歌
· 传统文化的力量---记大连市公民德行
· 在大连做义工(义工手记)
  Copyright & copy 传统文化综合新闻信息服务门户网站,国学教育,国学讲师,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学校,传统文化机构,传统文化论坛官方网站,瑞林书院,国学大中专学历教育,河北省传统文化研究会
官方邮箱:359569999@qq.com 电话:0311-85085111
经典网官方微信号:15076193388
地址:石家庄市四中路16号中国盒子商务楼A座602在线咨询
经典网 Copyrights reserved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传统文化传播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冀ICP备06012056号-2

130104020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