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ogf49gjkf0d 由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哲学与科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发起的“中华传统美德的承扬实践”学术研讨会近日在南京召开。本次会议聚焦深化推进中华传统美德的承扬实践问题,共收到来自全国17个省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论文56篇。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会议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和交流。
一、深化推进中华传统美德承扬,需要多学科协作与融合。参会学者认为,中华传统美德内涵十分丰富,跨学科进行传承和弘扬,是新形势下全面复兴中华文化、建设文化强国的题中之义。学科教育是承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传统美德生活实践的重要途径,有学者主张把以中华传统美德为核心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思想资源融入当代学科体系之中。也有学者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视角关注中国传统伦理文化,认为传承和弘扬传统美德应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相结合,因为二者面临相同的问题和任务,可以相互支援和策应,这对于立德树人、培养青少年合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价值取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另有学者从科学精神的角度理解传统美德承扬,认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美德可以与西方现代科学精神相结合,取长补短,重塑现代科学精神,化解现代科学主义弊病。还有学者结合新教伦理中的劳动精神、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从渊源和学理上考量和检讨了传统儒家士人视野中的勤劳美德。
二、实现传统美德的实践价值,首先要找到其中的驱动因子。与会学者反省迄今为止道德建设的结果显示关键在如何切实有效,而不在开展道德建设本身的问题。如果不能使传统美德的承扬与生活实践有效连接,就不可能发挥传统美德正能量。有学者认为感恩是一个有效切入口,“恩”因人心而生,有人就有心;人无法离开生活,人心的安定就在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人与宇宙自然生活的协调;感恩由施恩、受恩、知恩、报恩组成一个链,它内含能源补充的机制,其中受恩、知恩和感恩是动力源,故依托感恩教育可有效切实盘活传统美德承扬实践。有学者认为,中华传统美德的世代传扬,既要社会全方位的倡导播撒,又需要个体性的展示,但个体性展示才是具体可视和可操作的,是美德践行的根本所在,因此要实现传统美德的实践价值,就必须充分发动个体性的驱动因子。中国古代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很多传统美德也与礼紧密相关,因此有学者主张由礼切入传统美德的生活实践。也有学者认为,孝是传统美德的核心内涵之一,蕴含了个体德性、家庭伦理及社会政治伦理等多元价值内涵,是传统美德承扬实践的重要动力源。也有从事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学者提出,传统美德中的忧患意识既是振兴中华的强大精神支柱,也是当代中国军人爱军习武、科技练兵的强大精神动力。
三、传承和弘扬传统美德要落在实处,必须要有实践方案。以南京市夫子庙社区为例,与会学者提出了儒学推广方案,简称“五个一”:每天一条论语成语;每周一句论语格言;每月一次儒学诵读、座谈或漫谈;每季一场儒学讲座;每年一场儒学聚会。有学者根据“服务—学习”教育理念和台湾地区大学劳作教育制度,提出完善大学劳作教育:实施对象以新生为主;范围主要在校园,也可以涉及社区服务;实行“零学分必修”制度;每周设定固定的服务时间;对于表现优异者进行表彰。也有学者根据《近思录》提出了家庭教化方案:家长应以慈爱为本,教养子女时要严以律己、以身作则,教子有方,待子女有至公之心,且能做到夫妇和美;子女贵在孝顺,孝敬长辈应注重礼法,也要做到兄弟姊妹相互友爱。也有学者根据荀子从“欲”到“德”的成“德”之路,提出在美德建设中,既要通过教育使人从内心接受美德,又要通过具体法律措施为美德传播保驾护航。基于宗族组织的考察,有学者对儒家道德规范日常行为化路径进行了研究,提出传统美德可以通过家法族规转化为道德规范,通过家庭教育灌输为意识形态,通过奖惩措施获得执行保障。
四、全面推动传统美德进入生活实践,还要从广阔的视域提炼。有学者根据中国传统绘画在早期重人之“德”,中期重人、物属性之“品”,成熟时期重山水之境“美”的发展特征,指出中国古典画学中隐伏着一条以“美”立“品”、由“品”立“德”的道德教化理路,强调传统美德的提炼必须在一切文化生活的视域中进行。有学者依托民间故事,析理其中对美德的崇尚和追求,如为人熟知的盘古开天地的奉献牺牲精神、大禹治水因势利导的因循精神等;来自老子故乡的学者认为老子的故事传说包涵丰富的传统美德,如仁善、信义、智勇等,表现了民间社会对传统美德的强调和追求。有学者主张,作为佛教的活动场所,现代佛寺应该承扬佛教的“慈悲”精神,在开展慈善事业、辅助道德教化、帮助身心调适、建设生态文明等方面服务大众和社会,为“中国梦”的实现和文化强国建设作出自身的贡献。有学者从叙事学的角度提出,古典文献既是传统美德的主要来源之所,又是传统美德教育的必要之径。还有学者针对现代广泛使用的互动式数字媒介对传统文化的影响,提出传播中华传统美德应该成为现代传媒的主要功能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