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ogf49gjkf0d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出席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摄影:徐上杰)
“中华传统文化不仅设立了生命的整体价值观,同时提供了实现这种共同理想和终极价值的具体途径,那就是回归内心、走心灵提升之路。”
1984年,学诚法师从福建莆田广化寺一路北上来到北京,进入中国佛学院求学。学修期间,他有感于北京许多居士没有合适的道场学习佛法,不得不奔波外地寺庙的窘境,遂即发下大愿:未来有因缘要为北京的广大信众办一座正信的道场,满足大家不断增长的信仰需求,尽己所能弘法利生。那一年,学诚法师18岁。2005年4月,经过各方有心人的大力支持,位于北京海淀凤凰岭上的千年古刹龙泉寺,得以古刹重光,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海淀区第一所正式对外开放的佛教活动场所。在众善信殷重祈请下,经北京市宗教局批准,学诚法师担任龙泉寺住持。缘随愿来、因缘际会。21年前发下的大愿,终于因缘成熟。2015年4月,龙泉寺恢复宗教活动场所10周年。在学诚法师的精心住持下,龙泉寺在新型寺院建设、优秀僧才培养以及广大信众的如法引导方面,迈开了新的时代步伐,结出累累硕果,千年古刹迎来勃勃生机。当月,学诚法师在中国佛教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新一任会长,成为中国佛教协会成立以来最年轻的会长。这一年,学诚法师49岁。在33年的出家生涯中,学诚法师精进学修,屡担大任。虽然身兼数职,工作繁巨,但他始终在思考佛教如何服务于全球化时代的现代社会、现实人生,并不遗余力地推动包括佛教在内的中华传统文化复兴并走向世界。
推进“人间佛教”
2015年4月21日,中国佛教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会议在北京闭幕。学诚法师当选为中国佛教协会新一任会长,并发表了题为《新时期 新使命 新担当》的就职演说,着重阐述了他对新时期的中国佛教发展的三方面期望,其中多次强调要推进“人间佛教”思想的实践。
学诚法师认为,为适应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在众多祖师大德悲心愿力的感召下,在佛教四众弟子精进的实践中,“人间佛教”已经逐渐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旋律。“人间佛教”是佛教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也是佛教“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精神最生动的体现。在社会多元化、世界全球化的今天,如何更加深入广泛地推进人间佛教?他认为要抓住“两个根本”,把握“三个平衡”:即以加强佛教自身建设和契应时代发展为根本,把握好契理与契机、传承与创新、内修与外弘的平衡。
具体来说,就是在佛教自身“六个建设”(信仰建设、道风建设、人才建设、教制建设、组织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处理好与社会时代互动的“五个关系”:佛教基本教义和现代科技文明的关系。现代社会科技文明占主导地位,佛教的基本教义需要对现代科技及其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作出正面的、积极的回应,才能更好地体现佛教的价值,同时佛教自身的教理教义在新的时空因缘下才能获得新的发展。
戒律清规与现代管理制度的关系。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商业化、物质化的社会,在这样一个瞬息万变、高速运转的社会共业环境中,佛教要想持续发挥纯正、清净的精神化导作用,而不是被商业化、物质化所牵制,就需要在传统戒律清规的基础上,建立并健全现代寺院管理制度。出家僧众与在家信众的关系。在佛教事业的发展中,佛教的僧俗二众所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责任不同,唯有两者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佛教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具体来说,以戒摄僧,以僧导俗,只有建立相对完善的僧俗二众佛法教育和学修体系,才能不断提升僧俗二众的整体素养。
建设寺院与服务社会的关系。寺院是佛教事业发展的大本营,它不单是出家僧众日常生活学修的场所,更肩负着佛法教育、文化传播、慈善公益等各种的社会责任。我们在建设寺院的时候,需要考虑为社会提供方方面面服务的功能,才能将寺院的建设与社会的发展需要相结合。国内发展与国际传播的关系。全球化的浪潮在今天势不可挡,中国佛教不能只考虑国内信众的需求,还需要以国际性的眼光,为国际社会及世界更广大的人群提供服务。这不仅仅是佛教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需要。“处理好这五个方面的关系,是加强佛教自身建设落到实处的关键,也是新时期人间佛教获得深广发展的有力保证”,学诚法师说。在他的积极推进、亲身实践和组织带领下,恢复宗教活动场所的千年古刹龙泉寺,十年来一直在探索人间佛教的现代实践之路,在佛教教义的现代诠释、经典校勘研究、管理制度建设、僧俗学修体系建设、文化传播、公益慈善、国际交流等多方面作出了系列尝试和创新,希望启发更多人间佛教的践行者,为这个时代创造出源源不断的优秀精神文化成果,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实现中国梦贡献思想智慧。回顾龙泉寺十年来建设发展的艰苦历程、显著成果和外界赞誉,学诚法师始终不忘初心。“早在20多年前,我从福建莆田广化寺来中国佛学院求学,那时候便有感于北京许多居士没有合适的道场学习佛法,不得不奔波外地寺庙的窘境,而发愿未来有因缘要为北京的广大信众办一座正信的道场,满足大家不断增长的信仰需求,尽己所能弘法利生。缘随愿来、因缘际会。2005年4月11日,经过各方有心人的大力支持,北京龙泉寺终于得以古刹重光。”时任北京市佛教协会会长传印法师说:“本寺由学诚法师住持,必将起到涤瑕荡垢、推陈出新的良好效果!必将使龙泉寺成为首都模范道场。”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北京龙泉寺的十年建设,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短的一瞬;但是,对于每一个关心佛教发展、尤其是亲自参与到龙泉寺道场建设中的人来说,这十年就是不平凡的闪光岁月,沉淀着厚重的精神价值、折射出深远的时代意义。刚刚入驻龙泉寺,在水电暖等基础设施尚未齐备的僧团丈室里,学诚法师常常遥望凤凰岭山下北京城的万家灯火,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这个全球化时代、在现代中国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佛教?古老的佛教能为身处现代文明的人类提供怎样的独特价值?循由此般思索,在学诚法师的组织带领下,龙泉寺十年来所迈出的每一步,都时刻注意与社会时代发展的脉动相呼应,并以中华传统文化的世界传播为己任,努力使龙泉寺的建设成为推动社会和谐、促进世界和平的一个积极动因。
十年来,龙泉寺在硬件和软件建设方面都作出了一系列开拓工作。道场建设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到现代弘法、佛教教育、文化传播、公益慈善、国际交流及与社会各界良好互动的功能和需求,营造出传统景观与现代功能相结合、人文气息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丛林氛围与国际色彩相映衬的全新寺庙环境。在道场建设过程中,不仅凝聚、培养了大批具有佛法正信和专业技能的僧俗人才,同时也开创出教育、文化、慈善、学术、翻译等各种服务社会的佛教事业。“在这十年中我更体会到共业的不可思议、人心的不可思议、发心和愿力的不可思议。”龙泉寺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日复一日坚持不断的修行和善行,全都来自僧俗二众同愿同行的共业合力,来自每个人的真诚发心、忘我奉献,来自“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愿力和信念。2010年6月在建设龙泉寺北配楼期间,寺内僧团组织突击队昼夜抢工,当时学诚法师刚从玉树地震灾区回到寺里,在大众忘我付出的感染下,他不顾高原反应和旅途奔波的疲惫,来到工地与大家一起彻夜加班;正是这种众志成城的精神,最终创造了100天北配楼竣工的“龙泉速度”。还有许许多多这样令人感动和奋发的事件,已经烙印在学诚法师的记忆深处,让他至今难忘。在他看来,龙泉寺十年间所取得的建设发展成果,代表的不是一个出家人道场的成就,而是承载着中国佛教的历史使命、社会使命、文化使命,是当今社会多元化、世界全球化形势下,僧众践行人间佛教思想的生动实践和成功典范。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希望成为佛教及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的源泉,为社会发展传递信仰和觉悟的正能量,为国家的和平发展、民族复兴提供一种精神内驱力、文化感召力,也为世界新文明的建构贡献东方‘心文化’的智慧与力量。” 学诚法师说。
建言主张“心文化”
近些年来,学诚法师一直密切关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社会的走向和文化的发展,思考着佛教的社会责任和现代价值,并在历届全国两会及媒体访谈中提出自己对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与世界和平发展的建议。在他的一份题为《从媒体传播看东西方文明的差异》的提案中,特别提到佛教“心文化”的时代价值:“步入21世纪,全球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重心正在向东方移动,东西方文明正在面临一个历史性的真正汇合,两者之间的互补性对流也将成为常态。不同文明之间必须要学会相互沟通和化解矛盾的方法,增进彼此的了解与信任,消除彼此的误解与偏见,促成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局面。我们有理由相信,心文化能够成为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能够为世界文明指出一条根本出路,为人类命运带来一片光明前景。”什么是“心文化”?学诚法师认为,“心文化”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命脉。“中华传统文化不仅设立了生命的整体价值观,同时提供了实现这种共同理想和终极价值的具体途径,那就是回归内心、走心灵提升之路。”儒家先贤相信,“我欲仁,斯仁至矣。”道家认为,只有“归根”“复命”,让内心纯朴虚静,才能达到天人合一。本土化后的汉传佛教,更与儒道思想相激荡,将心性之学推展到“明心见性”的高度。《六祖坛经》里说:“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禅宗的出现,是对中华思想文化的一次内部重塑,对心灵的回归、心性的觉悟,成为儒释道三家合流的汇归点,并由此形成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征——心文化。”学诚法师说。2015年11月12日,学诚法师出席由北京大学主办、北京大学台湾研究院和文化部两岸文化研究基地承办的中华文化复兴论坛,并作主旨发言。他真诚呼吁台海两岸的有识之士共同探讨中华文化的复兴大计,认真审视传统文化的精神命脉——心文化,一起感悟它带给现代人类的重要启示与智慧指引。同时,他现身说法,揭示了心文化在重树人类自信、走出道德困境、融通世界文化等三个方面的现代启示。重树人类自信。心文化启发人类重新发现内心的宝藏、认识自心的力量。佛教将人心作为万法之源:“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华严经》卷第十九)深广的心性包含无穷的智慧和能量,它既是人类所有生命活动的起点和源头,同时也是一切行为的归宿和目的。六祖惠能大师开悟后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如果现代人能重新体悟到心灵的圆满自足和无限开放,就能战胜生命匮乏的恐惧,超越向外依赖的软弱和盲目执取的迷乱,重新感受到作为人的本质意义与内在尊严。走出道德困境。心文化的道德判断及引导体系,既不是外在的功利追求,也不是苍白的理性说教,而是基于对人心、人性的全面认知和启发涵养。佛教在这方面尤其具有丰富成熟的经验。佛教之所以被称作“内明”,正因其有一套系统有效的对内认知方法。通过戒定慧的修持特别是深入止观,可完整认知内心并彻底断除烦恼。无论是法相唯识学对具体心相的透彻分析,还是禅宗的“即心即佛”、天台宗的“一心三观”“一念三千”,最终都令人们趣入无我真相、破除我执虚妄。大乘佛法还通过菩提心的引导,启发人们将私欲善巧转化为追求无上正觉、利益无量众生的善法欲。在起心动念之际将个人欲望转化为追求真理的内在动力,因此具有很强的自我道德约束力。融通世界文化。随着全球化日益加深,不同族群、不同区域在更为深刻的文化和思想层面不期而遇。如果人类不能形成开放多元、交流互鉴的文化氛围,那么文化领域的冲突势必持续不断,从而波及经济与政治,成为世界动荡不安的根源。佛教心文化在凝聚中华文明、融通世界文化方面具有特别的优势。也正因如此,佛教将以其内在的超越性与开放性成为化解文明冲突、沟通东西方文化的使者。为何佛教具有如此深广的现代价值呢?正因其在产生传播过程中始终坚持的两大原则:以心为归,以人为本。因为重视人类心灵的究竟觉悟和彻底解脱,所以无论是原始农业社会还是现代工商业社会乃至信息社会,佛教给予人类社会的指引都会深入触及生命的本质存在,给人们带来全面审视和超越自我的真正可能;因为自他不二的平等慈悲,人们可以在佛陀的慈光悲愿中倾盖相交乃至倾心相赏;因为“不变随缘、随缘不变”的圆融智慧,所以无论是大陆台湾、古代现代,佛教都能在契理契机、随方毗尼的度生方便下灵活开阖,与各地的本土文化迅速融合。有耕耘,就有收获。北京龙泉寺的十年建设成果,也体现出佛教“心文化”的时代价值与强大生命力。“当今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物质极大丰富,但人们的精神世界却出现了严重的匮乏和危机。龙泉寺善巧运用网络等现代科技手段,对佛教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诠释和创新性发展,适应和满足了人们对心灵净化、道德提升、终极信仰的迫切需求,展现了佛教‘心文化’的时代魅力,也向世界展示出中华文化的崭新形象。”学诚法师如是说。在一般人眼中,佛教是古老的、传统的、出世的宗教,而互联网则是现代的、世俗的高科技文化现象,很容易将二者对立起来看待。实际上,如果了解中国佛教的历史就会发现,佛教的传播从来不拒绝新技术手段,有时它甚至是新媒体传播的创造者。比如唐代雕版印刷术的珍品——图文并茂的《金刚经》,便是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这在当时代表了世界最先进的印刷水平。又比如美轮美奂的敦煌壁画、石窟造像,蕴含佛理禅意的诗歌、绘画、戏剧、小说,等等,都代表了各个时代高超的精神文化水平。由此可见,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传播弘扬佛法,自古以来便是中国佛教的一种优良传统。
在当今信息时代,互联网已成为文化全球化的标志。人们获取资讯、社交来往、传播思想文化、甚至日常衣食住行,都已经无可避免地“网络化”了。互联网不再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而开始影响人类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乃至价值理念。学诚法师觉察到,佛教如果不主动利用互联网作为弘法平台,势必会隐没于时代潮流之外,无法参与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更不可能去影响和引导这个时代。所以互联网与佛教的结合,是佛教“不变随缘、随缘不变”精神的体现,不变的是佛法的古老智慧,随顺的是信息时代的现实缘起。因此,以佛法的缘起智慧来观待,互联网就会成为佛教文化传播的良好机遇。网络传播的便捷广泛、无远弗届,可以超越地区、国家、民族、文化、宗教等界限,让佛法迅速传遍社会甚至远播整个世界。对网络技术的利用可促使佛教与时代发展同步,并能实时关注、参与现代人的生活,在每一个当下潜移默化影响、净化人们的思想。“借助网络等新媒体技术手段,我们还能积极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深邃内涵与时代风采,为社会传递正能量,向世界发出文化中国、信仰中国的响亮声音。同时让普通民众、国外信众及国际友人了解到中国佛教的真实风貌,从而减少他们对佛教、对中国宗教信仰方面的误解和偏见。”从2006年起,学诚法师就通过开设个人博客、龙泉之声传统文化网站(包括中文、英文、日文、韩文版)、11个语种(中文、英语、法语、德语、俄语、日语、韩语、西班牙语、泰语、藏语、越南语)微博及发布佛法动漫作品等方式,主动运用现代科技开展弘法利生事业,读者涵盖了全球三分之二的国家和地区。北京龙泉寺还专门成立了信息中心,为寺院管理、文化传播、佛学研究、信众服务等提供技术支持。
龙泉寺正是通过网络、动漫、翻译事业等进行科技弘法和国际弘法,并开展都市奉粥、启明书院、幸福乡村图书馆等心灵慈善项目——人人可以参与的现代弘法平台,将传统文化精神融入了生活、复活于当下。让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复兴不仅寄望于其本有的心文化价值,更取决于现实生活中的深入实践和当代社会的广泛传播;更有力地担负起了启迪社会、净化心灵、提升道德的文化使命,为现代人提供正向的精神引导,积极回应现代科技发展及其所引发的社会问题,更好地体现了佛教的当代价值。
“国家兴,佛教兴”
回顾龙泉寺一路走来的足迹,学诚法师深刻体会到“国家兴,佛教兴”的真实意义。他说,这十年恰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历史机遇,国家以开放、包容、灵活、务实的文化心态及宗教政策,为佛教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和安定的外部环境。身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上任伊始,学诚法师便对中国佛教界提出了三点殷切期望。他要求新时期的中国佛教应秉承慈悲济世的精神,因应时代的需要,作出新的发展、新的建树和新的贡献;应继承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优秀的文化资源和独特的思想智慧;应增强文化自觉自信,创造条件让中国佛教走向世界,为化解世界性危机、解决全球性问题贡献中国佛教的思想智慧。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广泛的今天,不同文明的相互交流与彼此借鉴已成为大势所趋。面对东西方文化大交汇的历史节点,如何立足中华文化的本位,复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世界文明精粹,为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和世界文明的重建作出应有贡献,是每一位中华儿女及佛教徒思考和努力的方向。学诚法师深刻地认识到,要加强三大语系佛教之间的互鉴交流、优势互补,加强佛教与其他宗教的对话合作,促进东西方文明的沟通了解。三大语系佛教在经典研究、禅修体验、佛教教育、现代弘法、社会公益实践等方面可以进行深入交流,互鉴学习;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可以积极对话交流,开展在公益慈善、文化艺术、环境保护、化解冲突、促进和解、维护和平等领域的合作,以宗教特有的精神感召力和社会影响力为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面对各种世界性危机,中国佛教还应以开放积极的心态、灵活无住的出世智慧、高度的文化自信与自觉,积极关注、吸收、借鉴科技发展的新成果,丰富和创新佛教弘法利生的方式和手段。深入研究佛教与现代科技的互动关系,不断增强佛教对现代科技文明的融摄力,积极回应现代科技发展及其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为科技文明的发展和运用提供精神反思与价值引导。
要让包括佛教文化在内的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更要主动走出去,深入世界不同的地域,学习不同地域的语言,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在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中,使中华文化和合共生的精神理念给世人带来福祉,使佛教文化慈悲济世的精神品格给世人带来清凉。
“在具体做法上,我们可以通过创造高层次、多元化的交流平台,促进中国佛教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了解。”学诚法师说道。2015年10月24日,由中国佛教协会等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世界佛教论坛在无锡开幕。这一届论坛以“同愿同行,交流互鉴”为主题,聚焦互联网、“一带一路”等热点话题,来自韩国、日本、俄罗斯、斯里兰卡、泰国等全世界52个国家的政府领导、高僧大德、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人士共千余人出席论坛,通过交流互鉴来凝聚向上和向善的力量,以更好地传播、保护佛教文化,并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佛教的时代风采。世界佛教论坛于2005年由中国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佛教界共同发起,其宗旨是为世界佛教徒搭建一个交流、合作、对话的机制性的长效高层次平台,为中华佛教界提供一个宽阔的舞台,更为海峡两岸佛教交流提供良好契机。现已成功举办三届,成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宗教论坛之一。
学诚法师还特别注重借助网络虚体和道场实体进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文化传播。他开办11个语种的微博,每天以不同的语言实时报道寺院及中国佛教发展新动态,与世界各地的网友进行思想交流。在北京龙泉寺经常组织多语种法会、建立外语学佛小组,吸引大量外国朋友亲身体验寺院生活、感受活生生的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开展海外学佛小组,让海外华人和西方人方便了解中国佛教及文化,获得智慧的启迪和文化的滋养。
不负人生大使命
“使命是人生的超越性目标,是人终极价值的体现,而且必然是以利他为价值导向的,其根本是生命的宗旨和信仰,佛教称之为愿力。对很多缺乏人生信仰和高远宗旨的人来说,支配人生的仅仅是本能和业力而已,这样的人生便是一种轮回——在自我局限和一己之私欲中打转。”在接受《使命》专访过程中,学诚法师对他所理解的“使命”进行了阐述。“历代的高僧大德、英雄伟人,往往呈现出迥异流俗、舍己为人、舍身求法的高超行谊,推动他们忘我精进的,恰恰是心系众生、放眼未来的大使命、大愿力。” “一个人有没有人生使命、有多大的使命感,体现着他对于人生价值和自他关系的认识水平。对于大乘佛法的信仰者和践行者来说,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类乃至非人类的生命存在,都与自己苦乐攸关、兴衰与共,所谓自他不二、依正不二,因此个人生命宗旨和目标的设定,必然涵盖了所有其他的生命,‘为利众生愿成佛’不仅是他今生的使命,更是无限时空、生生世世的使命。”学诚法师接着说。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东西方文明交融、中华民族全面复兴之际,学诚法师深切感受到信仰的力量、文化的认同对凝聚民族精神、塑造民族信念、应对世界变化、重建人类文明的重大意义。而佛教正有助于从内在根本上激发中华文化的现代创造力,唤醒中华民族的深层文化认同和精神信念,并助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西方现代文明开辟通往全人类共同福祉的新思路。为此,他认为,不仅要有对时代背景下佛教思想理论和传统文化精髓的完整梳理、深入研究及广泛宣传,还要有佛教教义与传统文化的具体传承者、实践者,以及对传统文化现代创新的经验模式探索。这些都需要一大批先行者——文化的先行者、精神的先行者,他们担负着发掘、实践传统文化精髓,并以此唤醒民族精神、民族信念的历史使命,承担着自觉觉他、觉悟民族乃至觉悟整个人类的责任。“我愿意迈出这样的第一步,并带动更多人加入谋求全人类幸福的行列。”学诚法师一语道出了他的大使命、大愿力、大担当。
从1982年16岁时出家、潜心修行到今天年届半百、身兼数职,为中国佛教界发展和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殚精竭虑,30多年来,学诚法师始终在思考佛教如何服务于现代社会、现实人生,致力于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和弘扬。如今回望,他在发心行愿、践行使命的征程中,主要做了五个方面的探索和尝试。一是对佛教基本教义的现代阐释。针对现代社会以科技文明为主导的特点,尤其是物质主义、理性主义笼罩全球的文化语境,他特别提炼出佛教“心文化”的概念,从文化的立场、心性的角度阐释佛教及传统文化。与此相配合,他非常重视佛教经典的整理校勘、现代诠释以及佛教学术研究,目前编校出版了简体横排、现代汉语注释的“南山八大部”律典丛书32本,并在《法音》《宗教文化》《世界宗教》等刊物上发表了几百万字的学术论文。二是对佛教现代管理制度的探索。现代商业信息社会给佛教寺庙的管理带来很大挑战。为此他尝试将传统戒律清规与现代管理制度相结合,以龙泉寺为试点,探索现代佛教团体的管理制度和组织模式。比如出家人不发单资,个人财务归公,没有特别工作需要不允许使用手机和电脑;僧团戒别伦理与行政伦理相结合;以戒摄僧、以僧导俗、僧俗配合开展弘法事业。三是对佛教僧俗人才的教育培养。佛教事业和文化传播的主体是具有纯正佛法信仰、热爱传统文化并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僧俗人才。多年来他致力于建构汉传佛教完整的学修体系,不仅为出家众设立次第学修、因材施教的大乘佛教教育体系,同样也重视广大居士信众及社会人士的系统引导、生命教育。尤其重视大乘佛法正见的树立和学戒持戒风气的养成,并将教育与文化、公益慈善事业融合互动,学业、道业、事业辗转增上。四是对佛教服务社会新方式的开创。佛教要发挥其社会价值和文化影响力,就要积极开创为现代人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文化传播方式,弘扬慈悲智慧、向上向善的积极内涵。运用网络等现代新媒体弘法,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博客、微博、动漫、微电影,种种新方式将高深的佛法转化成了健康清新、生动活泼的大众文化。另外,公益慈善事业也是佛教服务社会的重要方式。比如北京仁爱慈善基金会开展的各种项目,为佛教发展打造了慈悲济世、深入民间的形象。五是对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推动。他认为,推动包括佛教在内的中华传统文化复兴并走向世界,是中国佛教的历史使命。通过佛教经典翻译、国际参访交流、多语种微博、海外学佛小组及道场的建立,可以助推佛教和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契应世界华人的信仰需求和文化诉求,并促进世界多元文化的融通交流和新文明的重建。“佛教的未来要靠大家一起来努力,中国梦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更需要每个中国人的同愿同行,希望我们勇敢担当这份共同的历史使命!”学诚法师的话语铿锵有力,意味深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