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
刘胜金缕玉衣
中山王公式铁足大铜鼎
彩绘散乐图浮雕
错金博山炉
红蓝釉花卉大罐
河北博物院前身为河北省博物馆,1953年4月成立于保定古莲花池院内,1982年搬迁到石家庄。2014年6月9日扩建完成正式开放,同时河北博物院揭牌。
河北博物院建筑分为南、北两区,北区建于1968年,外观仿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廊柱式建筑(图①,资料图片),总建筑面积20028平方米,建筑风格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南区为新建区,总建筑面积33100平方米。新建筑周围环以高大的廊柱,与北区建筑的形制和主色调相呼应,体现了外观新颖、内部实用、整体和谐、体现特色的总体要求。河北博物院总建筑面积53128平方米,展览面积22000余平方米,建筑巍峨壮丽,南、北两区和谐统一,是石家庄市标志性文化景观。
作为河北省唯一的综合性博物馆,河北博物院拥有文物藏品15万件,其中一级品334件,以满城汉墓出土文物、河北古代四大名窑瓷器、元青花、石刻佛教造像、明清地方名人字画以及抗日战争时期文物最具特色。
刘胜金缕玉衣
首次发现的规格最高、最完整的玉制葬衣
1968年于河北满城县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长1.88米。按人体结构比例制作。全套玉衣由各种形状的玉片组成,玉片四角有孔,用金丝加以编缀,共用玉片2498片,金丝约1100克。与玉衣同时出土的有镶玉鎏金铜枕和盖塞九窍的配件,组成一套完整的葬玉。
玉衣也称“玉匣”“玉柙”,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用的殓服。
长久以来,玉衣只存在于历史记载当中。直至1968年5月,人们在河北满城陵山上意外地发现了西汉中山靖王墓。当棺椁的漆皮和朽木灰被全部清理,参加发掘的考古工作者不约而同地欢呼:“确实发现玉柙葬服了!”经研究认定:这是中国考古乃至世界考古史上首次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金缕玉衣。
希冀在玉的保护下走向永生的墓主,结局却事与愿违。满城汉墓避开了盗墓贼,但在时间、大自然和微生物的联合作用下,玉衣主人刘胜的尸骸在金缕玉衣中腐朽成泥,仅剩几枚残齿和少量骨灰。
中山王公式铁足大铜鼎
目前所见铭文最长的一件战国铜器
中山王公式铁足大铜鼎1977年于河北平山县三汲村战国中山王公式墓出土,高51.5厘米。铜身,铁足,外壁刻有铭文77行469字。铭文字体修长秀丽,文句典雅优美,记载了中山国相邦司马赒率师伐燕、扩大疆土的功绩,告诫后代吸取历史教训,警惕周边诸国的进攻,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中山国是白狄族鲜虞部建立的国家。战国时期,中山国是当时仅次于“战国七雄”的五个“千乘之国”之一。
该鼎为中山王墓中同时出土的九件列鼎中的首鼎。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诸侯纷纷擅用九鼎。此鼎出土时鼎内残存结晶状肉羹,鼎的底部有火烧烟迹,说明中山国有悖于只用升鼎设食献祭的中原礼制,也将升鼎用作烹食的实用器具。
大鼎铭文不但书艺精绝,而且修辞艺术炉火纯青。整篇铭文结构严谨,节奏匀称,抑扬顿挫,富于韵律和谐之美,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彩绘散乐图浮雕
盛唐风格,国内仅见
彩绘散乐图浮雕1995年于河北曲阳县西燕川村王处直墓出土,长136厘米、高82厘米。由15人组成,表现了乐队吹奏表演的热闹场面。12名演奏者皆为女子,身着窄袖襦衫,长裙曳地,分前后两排,所持乐器有箜篌、筝、琵琶、拍板、座鼓、笙、方响、筚篥、横笛等。
唐代以胖为美。这幅彩绘浮雕散乐图中的人物面容圆润,体态丰腴,腰肢轻斜,衣带飘飘,若有“罗薄透凝脂”之感,保留了唐代丰肥浓丽的风格。伎乐人物均簪有红花,于乌黑浓密中显现出一抹亮色,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美艳,这是南北朝以来世风喜好的真实反映。所谓“风带舒还卷,簪花举复低”,正是图中人物的写照。图中乐器的刻画十分精细,为中国音乐史的研究提供了极其难得的形象资料。
错金博山炉
装饰华美的香炉“鼻祖”
1968年于河北满城县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高26厘米。通体用金丝和金片错出舒展的云气纹。炉盘上部和炉盖铸出高低起伏的山峦。炉盖上雕塑出生动的山间景色,神兽出没,虎豹奔走。炉柄透雕成三龙出水状,以龙头擎托炉盘。当炉腹内燃烧香料时,烟气从镂空的山形中散出,有如仙气缭绕。
“四坐且莫喧,愿听歌一言。请说铜炉器,崔嵬象南山。上枝似松柏,下根据铜盘。雕文各异类,离娄自相联。谁能为此器?公输与鲁班。朱火然其中,青烟扬其间”。这首无名氏的古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铜炉器”即博山炉的形制及作用。博山炉盛行于两汉与魏晋时期,初期大都是素面铜炉,后出现错金银装饰。其肇始起因于焚香习俗,汉武帝时,南海地区的龙脑、苏合等香料传入中原,这种树脂类香料须制成香球或香饼置于炉中,下面承以炭火,用炭火的高温将这些树脂类的香料徐徐燃起。
作为香炉的“鼻祖”,博山炉工艺之繁,远远超过后来出现的五足或三足香炉。
红蓝釉花卉大罐
元瓷烧造的最高成就
1964年河北保定市永华南路小学元代窖藏出土。通高42.3厘米。罐体使用彩绘、镂雕、堆贴等多种装饰技法,共有11层纹饰。腹部作四组菱花形开光,开光内镂雕四季花卉和山石,枝叶用青花渲染,花朵和山石用釉里红涂绘。青花色泽浓艳,釉里红颜色纯正,蓝红辉映,工艺高超,代表了元瓷烧造的最高成就。
青花和釉里红是元代创新出的产品,青花开光镂雕红蓝釉花卉大罐将青花和釉里红两种创新集于一身烧制。青花呈色浓艳,聚釉处有黑褐色“锡光”斑点,系使用进口的苏麻离青料烧制而成,是研究进口钴料的重要实物资料。
类似的元代青花釉里红开光贴花盖罐器物全世界仅存4件,其中两件流失到国外,一件存放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河北博物院这件保存最为完整,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完整的青花釉里红极品。
■参观贴士
如果时间充裕,推荐从三楼开始,自上而下参观。
如果时间比较紧张,希望了解最具代表性的展览,建议优先参观二楼的《战国雄风——古中山国》《大汉绝唱——满城汉墓》展览,充分感受两个“中山”的独特魅力。
如果喜欢艺术并且侧重体验式参观,一楼的《北朝壁画》《名窑名瓷》和《曲阳石雕》最不容错过,这里可以充分感受河北先民创造的辉煌艺术。
如果对先秦历史兴趣浓厚,想要了解河北大地悠久的历史传承,推荐参观三楼的《石器时代的河北》《河北商代文明》《慷慨悲歌——燕国故事》和《慷慨悲歌——赵国故事》展览,了解河北先民的文明发展历程。
■更多展品
河北博物院基本陈列共9个,展出文物共5000余件(套)。分为历史和艺术两个系列。陈列内容上至石器时代,下至近现代,记录了距今200万年来河北连绵延续的历史和人文发展脉络。
除基本陈列以外,利用北区16个临时展厅,经常举办各类临时展览,并逐步形成“中国故事”“这里是河北”“匠·艺”“欢乐暑期”等四大临展系列。
-
《战国雄风——古中山国》《大汉绝唱——满城汉墓》陈列,是公众最为熟知的两个陈列。两者分别展出文物1400件(套)和1605件(套),分别体现纵横捭阖的中山雄风、昂扬不羁的战国精神,显示高度发达的汉代经济和文化。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错金银虎噬鹿屏风底座、鎏金长信宫灯、透雕双龙高钮谷纹白玉璧等都是举世闻名的珍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