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 注册研究会会员 | 帮助 | 设为首页
中华经典网
网站首页 政策资讯 文化机构 文化学校 讲师风采 人才信息 义工之家 视频空间 联盟单位 国学教育 党建园地
瑞林书院 国学融媒体 瑞林甄选 公益论坛 培训信息 夏令营 冬令营 研学营 儒商人物 德行天下 在线留言
研究会概况  研究会动态  组织机构  研究会章程
论坛简介  筹备资料   申报流程   历届回顾
联盟公约  联盟说明  联盟单位  加入联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政策 > 正文
 
司马光的治家之道
2025/7/28 10:19:11 来源:学习时报 责任编辑:融媒体中心 我要评论 【打印

《家范》《训俭示康》是北宋政治家司马光的重要著述,集中体现其治家思想。司马光的治家之道,以“礼”为纲,规范人伦秩序;以“德”为本,厚植传承底蕴;以“俭”养廉,抵御物欲侵蚀;以“公”去偏,凝聚家族人心;以“教”传家,涵养清正家风,体现了中国古代传统社会的齐家思想,具有丰富的教育智慧和文化价值。

以礼立规。司马光将礼视为治家准则,主张通过礼来规范家庭成员的行为,构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伦理体系。他在《家范》中明示“夫治家莫如礼”,强调治家必须以礼为先。在司马光看来,礼不仅是个人修养的基石、家庭和睦的纽带,更是国家安定有序的保障。他在《资治通鉴》中对礼的作用进行了阐述,“礼之为物大矣!用之于身,则动静有法而百行备焉;用之于家,则内外有别而九族睦焉;用之于乡,则长幼有伦而俗化美焉;用之于国,则君臣有叙而政治成焉;用之于天下,则诸侯顺服而纪纲正焉”。司马光不仅奉行以礼治家的理念,还以身作则恪守礼法。《宋史》中称他“孝友忠信,恭俭正直,居处有法,动作有礼”。这种持身以正的风范,也使他获得了世人的尊重和信赖。

以德贻世。司马光提出遗德不遗财的治家理念,他在《家范》中强调“昔者圣人遗子孙以德以礼,贤人遗子孙以廉以俭”。在他看来,比起多积钱财给子孙,传承高尚品德与端正家风更为重要,通过培养子孙自立自强的品格,才能使家族长久兴盛。当宋英宗将宋仁宗价值百余万的遗物赏赐群臣时,司马光率领同僚3次上书劝谏,最终“以所得珠为谏院公使钱,金以遣舅氏”,自己分文未取。他还以历史为镜,在《家范》中引用杨震“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的训言,彰显德行传承的厚重价值;同时详述西汉大臣疏广散金的典故,及其“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的深刻见解,阐明遗德远比遗财更能护佑家族长久。

以俭抑奢。“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是司马光提出的治家警示,也是其以俭治家理念的凝练表达。司马光提倡“俭”,绝非是对物资匮乏的妥协,而是基于对“俭”重要性认识的主动选择,他认为“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司马光深刻指出奢侈的危害:“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司马光还以“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之语,表明自己对俭朴生活方式的坚定追求。他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好友范镇探访他时,只见其家中除了图书别无他物,床上被褥破旧,于是特意赠其新被。司马光临终时,家贫如洗,只有枕间《役书》一卷。这种对节俭的言传身教成效显著,其子司马康“为人廉洁,口不言财”,连皇帝赏赐都坚辞不受,被史家赞为“济美象贤”。

以公克偏。在《家范》中,司马光指出“夫怨之所生,生于自私及有厚薄也”,认为偏私是产生嫌隙怨愤、造成家族不睦的根源。为解决这一治家难题,司马光翻阅史书,发现累世同居的大家族皆因公平而和睦。于是他提出了同居共财的家族模式,主张“善为家者,尽其所有而均之”,认为唯有平均分配财产,才能契合孔子所说的“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才能实现家族和睦共荣。司马光在对待子女的教育问题上,主张男女一视同仁皆需受教。在《家范》中,他明确提出:“然则为人,皆不可以不学,岂男女之有异哉?是故女子在家,不可以不读《孝经》《论语》及《诗》《礼》,略通大义。”并以古代贤女为例,强调女子知礼义、守礼法、有才学,同样能名垂后世、被人称颂。这种对女性教育的重视,体现了其超越时代的见识。

以教正爱。司马光将教育视为维系家族延续的重要依托,强调对子女要爱而知教。在《家范》中,他明确提出“夫爱之,当教之使成人”,并深刻剖析溺爱不教的严重危害,“使沦于不肖,陷于大恶,入于刑辟,归于乱亡”。在司马光看来,对子女真正的爱不是无底线的纵容,而是通过教育立规矩、正方向,最终导向成人成才的正道。司马光还提出及早教育的原则,针对某些父母认为等孩子长大后再教不迟的错误观点,他以“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的教育规律予以驳斥,并指出“是犹养恶木之萌芽,曰俟其合抱而伐之,其用力顾不多哉?又如开笼放鸟而捕之,解缰放马而逐之,曷若勿纵勿解之为易也”,以生动的比喻阐明了及早教育的重要性。

  ( 0 ) ( 0 )  

  相关阅读:
· 在赓续中华文脉中着力推动文化繁荣兴盛
·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阳明心学转化运用的新探索
· 司马光的治家之道
· 君子何以“慎言”
· 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养 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
· “传承祖训 多喜乐长安宁”《了凡思源》第三期公益课程在海南省五指山市成功举办
 
  评 论: 已有0条评论,共62人参与,点击查看
        暂无评论
登录
昵 称:

密 码:



关闭
 登录 注册  
公告招聘 更多>>
2013道德大讲堂听众感言 ..【详细】
· 瑞林教育集团简介
· 【重磅】国学之光颁奖盛典获奖单位
· 关于组织参加“中华经典共读计划·
· 沈阳弘德文化传媒正在直播中
· 网易新闻报道
· 今日头条报道瑞林书院
· 和讯网报道瑞林书院
· 凤凰网报道瑞林书院
· 河北新闻网报道瑞林书院
· 中新网报道瑞林书院
论坛感言 更多>>
· 把爱传出去
· 赞《弟子规》快板书
· 国学之歌
· 传统文化的力量---记大连市公民德行
· 在大连做义工(义工手记)
  Copyright & copy 传统文化综合新闻信息服务门户网站,国学教育,国学讲师,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学校,传统文化机构,传统文化论坛官方网站,瑞林书院,国学大中专学历教育,河北省传统文化研究会
官方邮箱:359569999@qq.com 电话:0311-85085111
经典网官方微信号:15076193388
地址:石家庄市四中路16号中国盒子商务楼A座602在线咨询
经典网 Copyrights reserved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传统文化传播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冀ICP备06012056号-2

130104020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