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ogf49gjkf0d 人物小传
许振超,中共党员,1950年1月出生。1967年青岛二中初中毕业,1974年进青岛港工作,现为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技术部固机经理,工人技师。
他曾先后荣获青岛市劳动模范、青岛市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有突出贡献工人技师、山东省自学成才先进个人、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中国海员建设工会金锚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交通系统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被誉为新时期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
创新是敬业奉献的关键
凭着“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的韧劲,许振超练就了“一钩准”、“无声响操作”等“绝活”,主持编写了国内第一本港口桥吊作业手册,被众多专业院校列为教材;打破桥吊司机一年才能出徒的惯例,创出了一套“累计动车60小时即可出徒”的培训办法;把“国奖”标准引入日常管理,形成了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培养出一支“技术精、作风硬、效率高”的优秀团队;带领全队创出了无论多大船10小时以内完成作业的全国最高效率,创造了集装箱单机单船装卸效率世界最好纪录——振超效率。
许振超说,“成绩的取得,要靠一支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团队”,“创新+团队=效率+效益”。正是靠着这种理念,许振超带出了一支有着非凡创新能力的团队,不断创造出新的“振超效率”、“振超效益”!
2005年年初,青岛港引进了两台世界最先进水平的75吨双吊具、双小车大型集装箱桥吊。面对庞大的桥吊设备,面对复杂的技术难题,面对厚厚的说明书,许振超和他的团队没有畏难和退缩。在最短的时间内,他们组织制定了周密的调试方案,对所有项目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地进行调试。经过反复试验发现,原设计的新桥吊门架吊具,严重影响司机的操作视线,不仅不能提高装卸效率,还直接影响安全生产。于是,他们立即着手研究,大胆提出改造方案。
厂家充分论证和实验后,接受了他们的建议,对吊具进行了改进。 青岛港33台集装箱桥吊、77台集装箱场桥,每月都要投入大量资金保障其正常使用。怎样才能为公司节省这笔费用?许振超和他的团队打起了“算盘”。轮胎吊是公司耗油第一大户,油改电项目也是世界上迄今没有攻克的难关。振超团队偏偏第一口就啃住了这块最难啃的骨头,一干就是一年。试验失败,改进再试验;再失败,再改进……
400多个日日夜夜的钻研攻关,经过无数次研究和论证,他们在国内外首次采用了移动滑触线的供电技术方案,使轮胎吊既实现了灵活变换堆场作业,又消除了原有的缺陷,完美地兼容了轨道式和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的优点,不但投入技术改造费用低、能耗低、维修保养成本低,而且噪音小、废气零排放。
在这之前,一台轮胎吊完成一项作业要花100元,油改电后仅需40元,全港一年就节支3000多万元。作业时的噪音也由原来的90分贝左右降到仅相当于一台变频空调工作的声音,废气排放几乎为零。
新知识是敬业奉献的基础
青岛港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自豪地说:“为什么会有振超效率?许振超对下面的一帮子人能够领起来。在他的带动下,许振超的绝活、振超效率,80%以上的员工都能熟练掌握,许多工人还掌握了新的绝活。世界纪录之所以不断被刷新,是因为振超效率赋予了新的内涵,这不仅是许振超一个人的力量,更是他带动下的团队的力量。”
翻开振超团队的档案:2005年以来,团队先后获得过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优秀服务品牌、山东省青年突击队、全国用户满意明星班组、马士基世界码头操作龙虎榜冠军等荣誉称号;班组513名员工中,有多名员工获得过全国优秀青年技师、全国交通技术能手、山东省首席技师、山东省杰出青年岗位能手、青岛市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涌现出“桥吊专家”、“电器专家”、“刘洋神绳”、“浩然神功”等员工品牌;十几名优秀的年轻大学毕业生被部门选拔到维修指导岗位。 振超团队优秀人才的不断涌现,正是“振超效应”最直接的体现。这源自许振超榜样的力量,也得益于振超团队科学、完备的学习培训。
团队每年对员工进行规定学时的培训,聘请外国专家、国内同行来讲课。许振超经常讲:“三天不学习,工作就落伍。困难在面前,窍门自己找。” 每周两次学习,一次学习交流会。会上,无论是技术员还是桥吊司机,都要把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和解决办法整理出来交流,谁都不能搞技术封锁。桥吊队专门创建了“网络学习和交流”网页,把技术资料、技术信息都搬到了网页上,人人都能学得到。用许振超的话来说,这就是要做到“经验互补、资源共享”。
许多员工深有体会地说:“通过这样的技术交流,感到自己的维修技术和操作技术提高得非常快。时间不长,就上了一个大台阶。” 不仅如此,队里还把大家组织起来,建立了学习活动室,成立了读书小组、英语学习小组、技术攻关小组、计算机学习小组。
高目标是敬业奉献的动力
许振超进入青岛港工作30多年,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把学习作为干好工作的第一需要,掌握了高压变配电、电力拖动、计算机、数字控制技术、网络通信等多学科的专业知识。港口的桥吊已5次升级换代,每一代机型,他不仅会开会修,而且深入“心脏”苦苦钻研,大胆创新,用4年的时间倒推了瑞典BBC和美国GE不同型号的12块电路板,绘制标注了两本厚厚的“难得”的技术图纸,能够熟练判断和排除桥吊机械故障,并创造了一系列大型机械维修、装卸工艺流程领域的成功经验,完成技术革新百余项。
就这样,许振超从一个初中毕业生,成长为一名掌握现代技术的“桥吊专家”。许振超给自己立了一个规矩——虽然党和政府给了那么多的荣誉,但自己永远是一个工人,本色不能丢,决不当“吆喝”队长。他在日记中写道:“国企干部,就是给职工打工和服务。好的风气,带出好人,差的风气,好人变坏。”
最近两三年,“振超效率”产生了巨大的名牌效应,青岛港的知名度越来越高,队里新来的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可许振超并没有放松对他们的要求,而是让他们从擦桥梯、注润滑油、换钢丝这些桥吊工作中最苦最累的活干起。个别大学生想不通,工作敷衍,情绪低落,许振超发现后二话没说,登上70多米的桥吊自己动手干了起来。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金牌工人”的内涵,感染和带动着周围的同事。
作为振超团队的领军人,许振超经常思考加强团队建设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工作中,他逐步总结出“六化管理法”,即:人员管理亲情化,安全管理全员化,基础管理档案化,工作考核指标化,环境管理标准化,全员学习知识化,从而使团队形成一个亲情浓浓的和谐大家庭,大家互相关心、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也互相提醒、互相监督,人人肩上有指标、有压力、有动力。
许多员工说:“在桥吊队工作虽然很辛苦,也很单调,但跟着许队长干,每天都能学到新知识、增长新本领,而且大家都很团结,比、学、赶、帮、超,心情很愉悦,感觉越干越愿意干。” 近年来,振超团队先后创出了一大批新的响当当的“振超效率”,也取得了十分可观的新的“振超效益”,比如:桥吊小车牵引钢丝绳更换“一瞄准”,桥吊编码器“一移准”,发动机运行零故障,电气活地图,设备一般电气故障15分钟排除,5小时桥吊起升钢丝更换,3小时胎吊起升钢丝更换,故障维修零返修等等。2007年以来,振超团队连续6次打破世界集装箱装卸生产纪录,“振超效率”也刷新了铁矿石卸船的世界纪录。(宋学春)
模范感言
虽然党和政府给了那么多的荣誉,但自己永远是一个工人,本色不能丢,决不当“吆喝”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