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 注册研究会会员 | 帮助 | 设为首页
中华经典网
网站首页 政策资讯 文化机构 文化学校 讲师风采 人才信息 义工之家 视频空间 联盟单位 国学教育 党建园地
瑞林书院 国学融媒体 瑞林甄选 公益论坛 培训信息 夏令营 冬令营 研学营 儒商人物 德行天下 在线留言
研究会概况  研究会动态  组织机构  研究会章程
论坛简介  筹备资料   申报流程   历届回顾
联盟公约  联盟说明  联盟单位  加入联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政策 > 正文
 
文献中蕴藏语言的精华
2025/10/20 11:09:45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融媒体中心 我要评论 【打印

图片

《尚书大传》 资料照片

40年前,陆宗达先生曾经将以《说文解字》为核心的传统文字学称作文献文字学;我也曾效法老师,用文献词义学来解释什么是训诂学。现在,我们可以找到这样的说法70多处。但那都是对传统文字训诂学寻求现代人可以理解的一种解释,是阐发传统与现代学术衔接的一种说法,并不是一种定名。后来,学界已经明确了传统语言文字学的内涵,这个称谓也就不再提了。到了21世纪,这个称谓再次提出,已经有了新的意义。

启功先生曾引用《尚书大传》解释文献说:“‘献,贤也,万国众贤共为帝臣。帝举是而用之,使陈布其言。文是写下来的,献是说出来的。古代、今天的历史、理论都是这么传下来、传出去的。文献岂不管着所有的学问?他还说过:口头文化相当于中的黎献就是民俗;书面文字,当然是;两者相加就是文献。古代的后来也已经成了,我们才能略知一二。根据启功先生这个科学准确的解读,《文献语言学》应当是研究古代书面语也就是经史子集典籍语言的专门学术刊物。

这些年,我们受西方语言学的观念影响太深了。总以为研究口语为上,研究书面语不是纯语言学;语言学研究将共时和历时截然分开,否定泛时性,也就时常忽略古今沟通;曾经作为显学的语法,只讲究形式,回避甚至排斥语义。但是,从文献语言学的角度看,经过整理的书面语,是口语精华的留存,含有口语中最合理、最具民族特色的因素。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更加彰显语言规律,它们是语言的精华,即使研究口语,书面语也应作为前提与参照来处理。

说到共时与历时,首先要考虑词汇问题。词汇发展要遵循累积律,它的增长和繁衍,发生在不同时期,但它不是以更替式而是以累积共存的方式进行的。词汇积淀在各个不同的平面上,究其产生历史而言,不可能是共时的。汉语的历史书面语是文言,文言是现代汉语的前身,而且是现代汉语的基础。《说文解字》包含80%以上的现代汉语单音词(语素),加上出土文字,还会更多。现代汉语词汇的研究离开文言无法见其原貌、究其来源、探其发展、发其内涵、观其特点,是深入不下去的。大量的方言词汇是不同阶段的古音变体,却被造出的方言字掩盖了来源,因此,求本字是第一要做的。方言调查字表来源于古代音表,因为,《广韵》就是多方音的综合体系,各种方言声母和韵母的分合大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证据。

各种汉语事实表明,汉语的研究首先要确定三点:一是字词一体,表意汉字和音义词汇以意义为枢纽,形音义结合;二是文白相承,文言词汇经过双音化,大量积淀在现代汉语里;三是从句子到篇章,内在的结构规律重意义而几乎没有外部形态。所以,不研究汉字,不可能深究汉语;读不懂文言,没法从根儿上解读现代汉语;回避了意义,语法分析难以全面。汉语研究完全照搬西方,一定会削足适履、举步维艰。但是看看现实,很多研究还被那些不适合汉语的框框无形拘束,现实令人焦虑,现实也令人充满期待。

刊物被作者滋养,作者也被刊物培养。我殷切地期望,《文献语言学》将一如既往,承担起提倡并完善符合汉语的语言学理论体系的历史使命,培养新一代汉语的研究者。他们将加强历代汉字形音义识读和分析能力,在文字、训诂、音韵的理论指引下,提高文言阅读能力,正确使用计算机并主要靠自己努力读书来积累资料,扎扎实实地学习前人取证于汉语事实的考据功夫,在宏观上学习和领会西方语言学的科学理论而戒除迷信与模仿、戒除空论与虚玄,把握方向,沟通古今,探索创新,常有新的创获。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本文是作者在《文献语言学》创刊十周年纪念活动上发言的节录)

  ( 0 ) ( 0 )  

  相关阅读:
· 文献中蕴藏语言的精华
· 名家谈 | 杨朝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在何处?
· 礼仪文明共同体: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
· 胡海忠:经史传统的三重内涵与方法论意义
· 自省与自信:《论语》所记孔子的自我评价
· 优秀传统家礼的特色及启示
 
  评 论: 已有0条评论,共20人参与,点击查看
        暂无评论
登录
昵 称:

密 码:



关闭
 登录 注册  
公告招聘 更多>>
2013道德大讲堂听众感言 ..【详细】
· 瑞林教育集团简介
· 【重磅】国学之光颁奖盛典获奖单位
· 关于组织参加“中华经典共读计划·
· 沈阳弘德文化传媒正在直播中
· 网易新闻报道
· 今日头条报道瑞林书院
· 和讯网报道瑞林书院
· 凤凰网报道瑞林书院
· 河北新闻网报道瑞林书院
· 中新网报道瑞林书院
论坛感言 更多>>
· 把爱传出去
· 赞《弟子规》快板书
· 国学之歌
· 传统文化的力量---记大连市公民德行
· 在大连做义工(义工手记)
  Copyright & copy 传统文化综合新闻信息服务门户网站,国学教育,国学讲师,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学校,传统文化机构,传统文化论坛官方网站,瑞林书院,国学大中专学历教育,河北省传统文化研究会
官方邮箱:359569999@qq.com 电话:0311-85085111
经典网官方微信号:15076193388
地址:石家庄市四中路16号中国盒子商务楼A座602在线咨询
经典网 Copyrights reserved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传统文化传播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冀ICP备06012056号-2

130104020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