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ogf49gjkf0d
——让中国人保持一颗勇敢的心·系列谈之二
见义勇为如此艰难,为何依然有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民族各年龄层的男女老少,在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和侵害时,临危不惧、挺身而出,救国家、集体或他人于危难,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英雄赞歌。这缘于——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陶冶熏陶
匡扶正义、鞭挞邪恶,扶危济困、舍己救人等见义勇为的壮举,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思想结晶,是时代精神的具体体现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彰显了当代中国人民的良好精神风貌。孔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这一品德和行为在现代社会仍十分重要,也是社会应大力弘扬和提倡的。
国人在传统美德的浸染下,举手投足已颇具侠士风范,在面对各种违法犯罪和灾害事故面前,总有一些人临危不惧、挺身而出。平凡甚至卑微的殷晓非,用实际行动向社会公众重新诠释了一次“河南好人”,湖北潜江浩口三小的挟持人质案中,柔弱女教师秦开美与干部王林接力当人质,还有“托举三兄弟”、“夺刀少年”等等,他们慷慨救援的背后,是一种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熏陶,是一种古之侠者的热忱,也是一种公共精神的践行。
人性善念长期积淀的瞬间迸发
“当救人的时候你在想什么?”面对着英雄们,有些媒体或者他人爱问类似的问题,似乎没有一个高大上的理由,就找不到见义勇为的深刻动机。
对此,“托举三兄弟”中的刘新军朴实的话语画龙点睛:“那一刻能想啥?人在危急时候去做什么事情,根本不会有太多思考的时间,只是出于内心的本能,直觉的反应。”“平安水鬼”郭文标连续32年义务海上救助,已救起近700条生命。他说如此救人,缘于一个信念:“每逢过年,我看见,凡是男人遇险被救回的,家里就喜气洋洋;而男人死在海上的,妻离子散,剩下年迈的老人,凄然度日。……我知道,我救起的,不止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家。”
英雄的回答真实质朴!当看到有需要救助的境况,豪不犹豫地挺身而出,这是一种修养,决不是一时心血来潮,更不是假惺伪装,这是长期积淀的善念在瞬间地爆发。
家庭、学校和社会美德教育的耳濡目染
个人的日常所为,与平日接受的综合教育息息相关。实践证明,多年来,我们致力于做好国民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致力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道德工程建设是影响深远的,是卓有成效的。
只有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才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选择。近日,“最美救人女孩”邢思睿跳湖救人悄然离去。一个刚参加完高考,正在精心筹划自己未来的17岁女孩,能在别人遇到危险时不假思索地挺身而出,下水救人,且不求回报,这充分表明,一种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已经内化于心。充分说明她从小受到的综合教育,关键时刻激发了一种正义而美好的力量。(张慧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