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对孔子及《论语》的评价有两句话:一是“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二是“半部《论语》治天下”。细读《论语》,获益良多。然游于圣门难为言,略议一二。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话作为《论语》开篇语开宗明义,强调学习是一种快乐、享乐的事。
说到快乐学习,有这么一个故事:在每一个犹太人的家庭中,为了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当小孩稍微懂事时,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一滴蜂蜜在上面,然后让小孩去吻,让孩子从小就知道书本是甜的,读书是一件幸福快乐的事。这与孔子提倡的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如出一辙。几乎所有的犹太人都以读书学习为乐,他们都信奉:“知识是最可靠的财富,是唯一可以随身携带、终生享用不尽的财富。”以读书为乐已经深深融入了犹太人的血液里,这一优良传统使他们在人类长河中格外光芒四射。据统计,从1901年到2008年,全世界共有730多人获得诺贝尔奖,犹太人就有164人,约占四分之一,而他们的人口只有世界人口的千分之三。他们还拥有马克思、爱因斯坦、伯恩斯坦、毕加索等世界杰出人才。
孔子强调学习必须老老实实,实事求是。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话的意思是:“仲由,教你的,知道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智慧啊!”
南北朝时,佛教禅宗弘忍大师有弟子500多人,大弟子神秀是大家公认的衣钵继承人。神秀也自以为学好了。有一天,他作了一首禅诗:“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意思是说,我身如智慧的菩提树,心又像明亮的明镜台,我会不时打扫身心,不让自己沾染尘埃。神秀写这首诗的目的是在向弘忍大师表明,自己学习修炼到家了,您就放心交班吧。这件事很快就传开了,弘忍大师的另一个弟子慧能听到后也作了首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大家一看,这才是禅宗的最高境界,境由心生,当你把那些俗物不放在心上时,你的内心就是空的,既然把一切都放下了,哪来尘埃?可见,神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学习中,我们很多人会和神秀一样犯同样的错误:自认为学得不错,懂得不少,其实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如果再没有一个谦虚的态度,我们就更难具备真知灼见。常言:人生有涯,而知无涯。
《论语》全书万余字,微言大义。其中要义实难一一尽表,唯此以一句话与大家共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谭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