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 注册研究会会员 | 帮助 | 设为首页
中华经典网
网站首页 政策资讯 文化机构 文化学校 讲师风采 人才信息 义工之家 视频空间 联盟单位 国学教育 党建园地
瑞林书院 国学融媒体 瑞林甄选 公益论坛 培训信息 夏令营 冬令营 研学营 儒商人物 德行天下 在线留言
研究会概况  研究会动态  组织机构  研究会章程
论坛简介  筹备资料   申报流程   历届回顾
联盟公约  联盟说明  联盟单位  加入联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政策 > 正文
 
克勤克俭德业进——谈古人的勤俭观
2016/11/25 10:16:16 来源:红网 责任编辑:汤丽英 我要评论 【打印
fiogf49gjkf0d

  勤俭——勤劳与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古代思想家所提倡的道德规范。

  石成金说:“勤俭是治生第一法。”(《传家宝》)是一种“成家之道”。在古人看来,勤有三益,即可以免饥饿、远淫辟、致寿考(达到长寿);俭有四利,即可养德、养寿、养神、养气。从大的方面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指安乐忘俭)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咏史》),这可谓是李商隐对历史现象的真实写照。下面侧重谈一谈古人对节俭问题的一些看法。

  “俭,德之共(读为洪,大之意)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始作骄奢本,终为乱祸根”(唐齐己《寓言》),这些警语,褒贬分明,言近旨远,无不彰显出节俭的必要性。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把节俭作为道家的“三宝”(慈爱、节俭、顺时)之一,并要永久保持。(《道德经》第六十七章)

  对为官者来说,保持节俭品格于立德修身至关重要。明人徐榜说得好:“凡人贪淫之过,未有不生于奢侈者。”(《宦官日记》)事实确实如此,纵观古代,无论是“以酒丧邦”的商纣王,还是“以色亡国”的周幽王,无论是李斯贪恋富贵落得被腰斩的悲惨结局,还是贪得无厌的和珅彻底“跌倒”完蛋,盖源于一个“奢”字。所以,当官不俭,祸患无穷。清人陈宏谋在《从政遗规》一文中告诫官员说:“去一分奢侈,便少一分罪过;省一分经营(指钻营),便多一分道义,慎之哉!”

  官员不俭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好讲排场,原因何在?古人直截了当地指出,“讲排场者,皆因不足,所务在此,必不能尽心民事”,意谓善讲排场者皆因忘了“民事”,所以致力于铺张,不能尽职尽心为百姓谋利益。为此,汉章帝下诏曰:“安静之吏,悃愊(kǔnbì真心诚意)无华”。(袁守定《图民乐》)

  俭固然是当官之美德,但清代的刚毅在《居官镜》一文中特别提醒人们要注意另一种“俭”。他认为,“以之(指俭)律己犹可,以之观人往往受其惑,公孙宏(汉丞相)之布衣,卢杞(唐大臣)之恶食,皆藉此欺君,而天下国家因之凋敝……”意思是说,不要被一些人的表象所迷惑,有些大贪官、大奸臣往往以“俭”为遮羞布,欺骗国君,盗名窃誉,结果祸国殃民,故必须提高警惕。这一警示,何其好啊!党内有的腐败分子不正是打着“廉”的幌子,大行贪贿之实的么?

  “勤”与“俭”经常合用,构成联合词组,但概念不同。勤的本质在于克勤职守,毫不懈怠,而俭的含义一般指简朴节约,不奢侈浪费。二者虽有区别,却联系十分密切。只勤不俭,抑或只俭不勤,犹如车辆少了一只轮子,必有车翻人毁之虞。克勤克俭,如虎添翼,则德业广进;不勤不俭,像病入膏肓,则终将一亡。

  白居易诗云:“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草茫茫》)在我国历史上,有不少官吏也许正是从正反实践中认识到奢侈纵欲的危害,所以厉行节约,不务奢华。时至今日,汉文帝刘恒不造露台、宋文帝不换御辇、唐宰相卢怀慎不营置家产等佳话(见《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事典》),还在民间流传。(沈仰佑)

  ( 0 ) ( 0 )  

  相关阅读:
· 共铸文化传承新辉煌:现代书院和孔子学堂高质量发展经验交流会成功举办
· 推动儒家文化“走出去”行稳致远
· 用什么丈量君子人格
· 儒家仁爱观及其时代价值
· 瑞林书院教学成果展圆满举办
· 让中华文明瑰宝永续留存、泽惠后人
 
  评 论: 已有0条评论,共1484人参与,点击查看
        暂无评论
登录
昵 称:

密 码:



关闭
 登录 注册  
公告招聘 更多>>
2013道德大讲堂听众感言 ..【详细】
· 瑞林教育集团简介
· 【重磅】国学之光颁奖盛典获奖单位
· 关于组织参加“中华经典共读计划·
· 沈阳弘德文化传媒正在直播中
· 网易新闻报道
· 今日头条报道瑞林书院
· 和讯网报道瑞林书院
· 凤凰网报道瑞林书院
· 河北新闻网报道瑞林书院
· 中新网报道瑞林书院
论坛感言 更多>>
· 传统文化的力量---记大连公民德行教
· 把爱传出去
· 赞《弟子规》快板书
· 国学之歌
· 传统文化的力量---记大连市公民德行
· 在大连做义工(义工手记)
  Copyright & copy 传统文化综合新闻信息服务门户网站,国学教育,国学讲师,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学校,传统文化机构,传统文化论坛官方网站,瑞林书院,国学大中专学历教育,河北省传统文化研究会
官方邮箱:359569999@qq.com 电话:0311-85085111
经典网官方微信号:15076193388
地址:石家庄市四中路16号中国盒子商务楼A座602在线咨询
经典网 Copyrights reserved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传统文化传播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冀ICP备06012056号-2

130104020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