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 注册研究会会员 | 帮助 | 设为首页
中华经典网
网站首页 政策资讯 文化机构 文化学校 讲师风采 人才信息 义工之家 视频空间 联盟单位 国学教育 党建园地
瑞林书院 国学融媒体 瑞林甄选 公益论坛 培训信息 夏令营 冬令营 研学营 儒商人物 德行天下 在线留言
研究会概况  研究会动态  组织机构  研究会章程
论坛简介  筹备资料   申报流程   历届回顾
联盟公约  联盟说明  联盟单位  加入联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政策 > 正文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
2017/1/5 15:11:22 来源:《光明日报》( 2017年01月05日 02版) 责任编辑:汤丽英 我要评论 【打印
【光明论坛·温故】

  在二0一七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指出:“‘新故相推,日生不滞。’即将到来的2017年,中国共产党将召开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要继续发力。天上不会掉馅饼,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语出王夫之《尚书引义·太甲》。作为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王夫之别开生面地诠释经学,创立了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具有总结性意义、独具特色的庞大哲学体系。比如在人性论上,王夫之提出了著名的“性日生日成”说,“新故相推,日生不滞”就是这一学说的合理推论和重要内容。

  “性”“命”是中国哲学里两个非常古老的概念,王夫之以前的哲学家多将其神秘化或予以僵化理解。王夫之认为,所谓的“命”并不神秘,它就是人所受于自然界,以之为生养的东西:从“天”(即自然界)授予人来说,可以叫“命”;从人受于“天”来说,则可以叫“性”。在这个基础上,他特别强调,人之“性”决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日生日成”。他说:“性者生理也,日生则日成也。则夫天命者,岂但初生之顷命之哉!……形日以养,气日以滋,理日以成,方生而受之,一日生而一日受之,受之者有所自授,岂非天哉?故天日命于人,而人日受命于天。故曰:性者生也,日生而日成之也。”换句话说,人在胎孕之中,受“命”而成“性”,在出生以后的“长养”过程中,也无时无刻不在受“命”以成“性”,这是伴随人的一生持续不断的过程。

  王夫之的“性日生日成”说,是以他坚持的变动不居的宇宙观为基础的。中国哲学向来认为宇宙万物是生生不息的,如《周易·系辞传》说:“天地之大德曰生。”王夫之认为,天地间的事物既有旧的也有新的,新的东西必然代替旧的东西,这对新生事物来说就是“方生”,这个永无休止的过程就是“动以入动,不息不滞”。《周易·系辞传》又说:“日新之谓盛德。”王夫之对此大为赞赏,他说:“守其故物而不能日新,虽其未消,亦槁而死……故曰‘日新之谓盛德’。”很明显,王夫之的这种宇宙观和其“性日生日成”观点完全一致。

  正是基于“日生日成”的人性论,王夫之特别强调人在修身养性方面的主观能动性。他结合人们身体的健康和疾病问题举例说:“形之恶也,倏而赘疣生焉;形之善也,俄而肌肤荣焉:非必初生之有成形也。气之恶也,倏而疢疾生焉;气之善也,俄而荣卫畅焉:非必初生之有成气也……形气者,亦受于天者也,非人之能自有也;而新故相推,日生不滞如斯矣。”这就是说,既然连我们的身体都时刻处在新陈代谢之中,那么我们的“饮食起居,见闻言动”势必需要择善而从,否则必将带来“卤莽灭裂”的危险。

  所以王夫之说:“目日生视,耳日生听,心日生思,形受以为器,气受以为充,理受以为德。取之多,用之宏而壮;取之纯,用之粹而善;取之驳,用之杂而恶:不知其所自生而生。是以君子自强不息,日乾夕惕,而择之、守之,以养其性也。于是有生以后,日生之善益善而无有恶焉。”这就是说,既然自然界日日给予我们耳目心智,那么我们就要尽最大努力,使这些本能得到充分发挥,达到耳聪目明、心怀正义,如此才能成为胸怀天下、扬善去恶的君子。

  王夫之的上述议论,由《尚书·太甲》篇而起。据《尚书》记载,商汤嫡孙太甲即位后,头两年还循规蹈矩,后来便“欲败度,纵败礼”,大臣伊尹将他放于桐宫,直到三年之后,太甲悔过自责,伊尹又迎他复位,此后太甲成为一个勤政爱民、励精图治的圣君。太甲的例子充分表明,人性是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修炼加以改善的。王夫之对此评价说:“‘狎于弗顺’之日,太甲之性非其降衷之旧;‘克念允德’之时,太甲之性又失其不义之成。惟命之不穷也而靡常,故性屡移而异。抑惟理之本正也无固有之疵,故善来复而无难。未成可成,已成可革……故君子之养性,行所无事,而非听其自然,斯可以择善必精,执中必固,无敢驰驱而戏渝也。”大意是说,太甲与小人为伍逐渐变坏之时,其性并非初生时之性,当太甲后来尊德爱民的时候,太甲之性又与之前变坏之时大相径庭。性与命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可成可革,所以君子养性必须保持定力,不能随随便便。王夫之这种基于“性日生日成”观念之上的修身哲学,无疑是对人的主体性的高度张扬。

  (作者系国家开放大学教授)

  ( 0 ) ( 0 )  

  相关阅读:
· 《说文解字》与中国文脉赓续
· 儒见 | 中华传统天下观与时代新人培育
· 习近平:加快建设文化强国
· 名家谈 | 刘余莉:“四患”不除,身无以修;“四风”不反,国无以治
· 悦读 | “诚”:从道德哲学到行为准则
· 名家谈 | 杨朝明:成为君子,让生命扎根
 
  评 论: 已有0条评论,共1628人参与,点击查看
        暂无评论
登录
昵 称:

密 码:



关闭
 登录 注册  
公告招聘 更多>>
2013道德大讲堂听众感言 ..【详细】
· 瑞林教育集团简介
· 【重磅】国学之光颁奖盛典获奖单位
· 关于组织参加“中华经典共读计划·
· 沈阳弘德文化传媒正在直播中
· 网易新闻报道
· 今日头条报道瑞林书院
· 和讯网报道瑞林书院
· 凤凰网报道瑞林书院
· 河北新闻网报道瑞林书院
· 中新网报道瑞林书院
论坛感言 更多>>
· 把爱传出去
· 赞《弟子规》快板书
· 国学之歌
· 传统文化的力量---记大连市公民德行
· 在大连做义工(义工手记)
  Copyright & copy 传统文化综合新闻信息服务门户网站,国学教育,国学讲师,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学校,传统文化机构,传统文化论坛官方网站,瑞林书院,国学大中专学历教育,河北省传统文化研究会
官方邮箱:359569999@qq.com 电话:0311-85085111
经典网官方微信号:15076193388
地址:石家庄市四中路16号中国盒子商务楼A座602在线咨询
经典网 Copyrights reserved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传统文化传播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冀ICP备06012056号-2

130104020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