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词源上说,风雅本是一个“美词儿”。但“附庸风雅”一词的出现,改变了它的形象。一时间,人们变得耻谈和讳言风雅起来。事实上,附庸风雅固不可取,但风雅本身是不应否认的。倒不如说,在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今天,多些风雅又何妨?
从一定意义上说,风雅是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风雅一词源自《诗经》,意思是对文明的萃聚、传播和践行。《诗经》集中反映了以周礼为导向和底色的和谐、文明、有序的社会生活。我国在西周至春秋中前期,分封的诸侯国达70余个。大诸侯国可按礼乐规约朝拜周王,小诸侯国则遵照周礼之约就近朝拜大诸侯国,并希请大诸侯国代为朝拜周王。这实际上是一个遵周礼、施仁义的过程,即“演习”和传播文化的过程。
这样来看,古时的风雅是一种拥戴礼仪和遵奉文明的积极行动。今天,很多人都认识到文化和文明对于修身、益智、尚德、励志的价值,并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实践中有所追求、有所行动,这其实也是一种风雅之举。这种举动的重要意义毋庸置疑。有人说,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和拜金主义正在腐蚀中国。其根据之一是:5年前,我国的奢侈品消费仅占全球份额的10%;现在我国公民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买家,其购货量的全球占比高达1/3。与此同时,国人的读书量却在逐年下滑。统计数据表明,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国已成为世界上人均读书最少的国家之一。如此巨大的反差,不能不引人深思,不能不激起有识之士对风雅的呼吁和倡导。
涸池倍显游鲋贵,岁寒更见松柏青。在此情此景下,我们更没有理由鄙薄风雅。因为风雅乃文化之要、文明之举,绝不可有须臾断档,更不能任其阙如。在我国历史上,春秋是一个义礼相约、秩序井然的时代,到战国时则信义尽失、杀戮成性。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春秋时期有礼乐维护世序、涵养人心:以礼维序,以诗明志,以乐致和。而进入战国时代后,正像孔子所说的那样,由于礼崩乐坏、风雅不存,人们只讲功利不讲道义,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将弃仁义而重权谋、废礼让而兴战争当成为人、治世、驭权的公理与通则,所以道德沦丧、社会无序。当纵横家张仪运用骗术而致秦灭楚后,有人问孟子,张仪算不算大丈夫?孟子道:只有居于仁、立于礼、行于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才能算大丈夫。显然,孟子对张仪之行是持否定态度的,而否定的理由便是张仪不遵礼制、有失风雅。而开统一中国之先河的秦帝国为何“二世而斩”呢?就因为秦辍风雅而弃文明,全然用打天下的方式来治理天下,陷入了“以暴制暴”的恶性循环。
纵览古今,风雅非小事。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今天增强文化自信,就包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风雅精神。当然,在追求风雅的同时,也应尽量避免附庸风雅。当前,一些老板、官员的书柜里虽然摆满了书,但从不去读,也不是为了读,而只是以之装点门面、佯装风雅罢了。对于这样的人来说,则要进一步使风雅从形式走向内涵、从表层进入精髓、从感性升为理性、从观念跨向实践,真正做到入脑入心、实学实用,不断加大认知强度、提升精神高度。(艾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