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礼仪大国,礼俗文化发达。虽然当代日常生活中对礼仪形式的讲究较之传统社会明显减弱,但无论乡村还是城市,在传统节日与人生仪式上,礼仪文化仍然得到传承与发展。在中国民间社会,人们相互联结的礼仪文化被俗称为“人情”,赶人情、送人情、还人情,是民俗社会团结凝聚的基本方式,也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形态。
人情是一种礼仪,其载体大多是礼物。特别是在传统节庆期间,节日礼物的相互馈赠活动尤其活跃。年礼的馈赠在家庭、社会等相关群体中进行,它基本遵循年俗传统的法则,表达方式大概有三类:
第一类是对家庭长辈的探望,包括辞年礼与拜年礼,给长者的礼物一般是营养食品、衣服与红包,礼物的轻重与受礼人关系的亲疏、馈赠者经济实力有着一定的内在关系。这里礼义人情与物质分量是并重的。
第二类是平辈之间亲友的相互拜访,年礼相对自由随意,多为酒、食品以及给幼辈的压岁钱等,属于伴手礼性质,这里更多的是礼仪人情的表达,礼的物质属性居次要位置。
第三类是特殊的救济性看望与拜访。年节是全民的节日,也是一个关爱弱势群体的特别节日,亲友之间、同学之间、同事之间、战友之间都会借这一时机,主动帮助那些生活困难的人,实用性的年礼对他们来说,是重要的生活支持。
礼物不是一般的物品,它首先属于礼仪文化范围,礼物是礼仪文化的组成部分与物质载体,具有很强的文化属性。因此礼物的第一位属性是文化,是家庭与社会相互尊重、关怀的特定人情表达方式;其次,礼物作为物品,又有着具有实际使用或享用的物质属性,它是伴随着探望行为与问候话语的物质馈赠,具有实际生活辅助价值,礼物的轻重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亲友关系的远近。我们提倡在年节期间,多一些敬老扶幼、亲友互动的礼物表达,更提倡在传统佳节中对弱势、贫困人士的救济性馈赠。
当下,很多人对“礼物”的理解和表达更注重其物质属性,追逐功利性的利益目标,因此进行相互攀比、甚至竞赛式的馈赠,让年节相互关爱的温情,畸变为人情负担,甚至蜕变为陋俗。对于这样的社会现象,我们应该予以抵制与批评,并采取相应的民俗矫正措施,让礼物作为传承礼仪文化的物质载体,回归礼仪文化的初心。
礼物的社会流动是情感的流动,更是文化的流动,我们爱物,更要重礼。
(作者:萧放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