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接触和传播中国语言文化有近半个世纪。上世纪70年代,在距离中国遥远的法国和欧洲,人们很难看到汉语能给一个人带来就业的机会。我在法国做了寂寞的汉语知音。
对一个外国人而言,汉语和汉字也许是永远学不好的语言文字,而这正是我融入这一文化的根本动机。我一直认为,中国语言文字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既是交流工具,也是具有很大吸引力的一门语言;既是一个发现的长远过程,也是挑战自我的机遇。学习中文的动机是极为丰富的。
现在汉语已经取得了国际性语言的地位,目前有超过10万法国人在学习汉语,中国文化正从汉学家的书桌,走向欧洲普通人的生活,从中小学课本走到商业旅游文化等实用领域。法国人学习汉语的热情高涨,方块字的魅力吸引了更多法国人的兴趣,他们也会因此而更加了解滋养汉字的独一无二的中国文化。
语言文字和思维、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公共的,也是双向的。正因如此,我们不应把汉语教学看成是一种包袱,而要把汉字看成是最具有独特性的世界文化遗产。我们是用语言分析周围信息的,每一种语言都有它独特的分析周围信息的方法。我喜欢用一个词就是“文法”。“文法”最早的意思是文章的法规和语法,我冒昧地给“文法”提供一个新意,即它不是语言的法规、法则,而是文化法则,也就是说,一个特定文化的内在逻辑,中国文化当然不例外。
法国汉学家泰斗万德尔茨曾对我说:中文和哲学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形而上的好奇,一种高于所有学识之上的好奇。对于哲学,我们不断提及,因为它是关于知识的知识,而对于中文,西方人认为汉语能使人更高深些,使人对所有文化保持一定距离,包括对自己的文化。所以,中国很早就被视为“他性”,他者语言,他者文化,他者思想,他者思维,等等。为什么中国象征着一个他者世界?因为差异,差异意味着互补。世界互相了解的基础就是互补,我希望中国坚守差异,因为差异是身份认同的基础,希望中国继续保留自己的特性,而这个起点就是对自己的文化抱有自信的态度。
法国向来对古国抱有深深的敬意。自古以来,法语中对中国用得最多的形容词就是“仁义”。这词在法语中无疑是褒义的,这表明法国人对中国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从某一种意义上说,这是对中国人的认同感。同中国一样,法国过去是一个农业国家,我们都看好本国的历史和文化,两国都有悠久的烹饪美食文化,对书面文字都极其重视,例如拉丁文和文言文。文字使这两个国家互相认同,汉语是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基础。
新年伊始,我愿意为更多法国人架设一座通向中华文明的桥梁。
(作者:白乐桑 法国国民教育部汉学总督学、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教授,这是作者在第三届会林文化奖的获奖感言,本报记者 任姗姗、陆怡彤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