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名句赏析】
(2020.12.09)
《印金如斗 未惬平生》“印金如斗,未惬平生”出自刘过《沁园春·张路分秋阅》。全篇为:
“万马不嘶,一声寒角,令行柳营。见秋原如掌,枪刀突出,星驰铁骑,阵势纵横。人在油幢,戎韬总制,羽扇从容裘带轻。君知否,是山西将种,曾系诗盟。
龙蛇纸上飞腾,看落笔四筵风雨惊。便尘沙出塞,封侯万里,印金如斗,未惬平生。拂拭腰间,吹毛剑在,不斩楼兰心不平。归来晚,听随军鼓吹,已带边声。”
词题中的“路分”不是人名,而是官职,即路分都监的简称。路分都监是宋代路级(宋代行政区划分为三级:路——州——县)军事长官。“张路分”,也就是姓张的路分都监。该词记录了张路分秋季阅兵的场景,描绘了一个文武双全的抗战派儒将形象,抒发了作者北伐抗金的强烈愿望和收复河山的爱国激情。
“万马不嘶,一声寒角,令行柳营(众多战马沉静的没有一丝声响,但随着秋天里的一声号角,整肃严谨的军营便立刻行动起来)。”汉代周亚夫做将军时,治军严谨,驻军细柳,号细柳营。以后,凡整肃严谨的军营,便被称作柳营。上阙头三句,一上来便让读者产生了许多联想:“万马”,说明演习规模之大,“万马”而“不嘶”,则表明了军容之整肃,军纪之严明。在如此寂静之中,突然响起了“一声寒角”,显得格外清晰嘹亮。“寒”字,不禁暗应词题之“秋”,也烘托了肃杀的气氛。而“寒角”只“一声”,就“令行柳营”,可见这支军队具有闻令即动的雷厉风行的战斗作风;“见秋原如掌,枪刀突出,星驰铁骑,阵势纵横(但见那秋日的原野如同手掌,枪林刀丛像手指般耸立其上,队队铁骑驰骋快似流星,军阵纵横交错变幻莫测)。”上阙的这几句从视觉上写出了被检阅队伍的恢弘气势;“人在油幢,戎韬总制,羽扇从容裘带轻(张路分端坐于油幕军帐里,以治军的韬略贯彻总的部署,他手摇羽扇,神态从容,轻裘衣带裹在身上,很有大将风度)。”上阙的这几句通过对“张路分”的肖像描写,与演兵场上惊心动魄景象和杀声阵阵形成反衬,突出了主人公从容不迫的儒将形象;“君知否,是山西将种,曾系诗盟(诸君是否知道,张路分不仅是天生的将星,还颇具文采诗情,与很多诗人是盟友)。”山西名将辈出,譬如廉颇、卫青、霍去病、关羽等,可谓将星璀璨,张路分很显然也是山西人。作者在上阙的结句中用“山西将种”来形容张路分是天生将星的同时,也向人们交代了主人公还是一个极富文采之人,这就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
“龙蛇纸上飞腾,看落笔四筵风雨惊(张路分文采飞扬,起笔笔走龙蛇,落笔惊风雨泣鬼神,四座皆为之倾倒)。”下阙头二句,详写了张路分的才情,行文至此,一个文武双全的儒将形象呈现在眼前;“便尘沙出塞,封侯万里,印金如斗,未惬平生。拂拭腰间,吹毛剑在,不斩楼兰心不平(张路分即便是征战沙场,万里封侯,赢得斗大一般的金印,但仍不足以让他感到平生惬意,因为他的志向不在此,而在荡平金人,收复国土上面,所以他时时擦拭插腰间的宝剑,不灭金国志向绝对不平息)。”楼兰,本是西域古国。这里借指金国。上阙的这几句赞颂了张路分淡看功名,志在报国的宏伟志向,一个抗战派儒将的磊落胸怀昭示无遗,令人肃然起敬;“归来晚,听随军鼓吹,已带边声(受阅队伍回来的时候,已经很晚了。你听,那随军演奏的鼓乐声里,还带着边塞的赫赫军威声)。”结句三句,描写了作者观看“秋阅”结束后的感受,表达了其希望朝廷尽早兴兵收复中原的迫切心情。
“印金如斗,未惬平生”现在引用时,有两种用意,一种用来赞扬正面典型,即用来形容有大志向者,不会因为拥有了一定权力便觉得革命到头,他们的惬意之事,是一生都要为人民尽责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一种是用来讥讽反面典型,即用来比喻那些落马大老虎,他们哪怕是大权在握,仍感到不满足。
附:刘过(公元1154年—公元1206年)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成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宋词豪放派重要代表人物。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多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著有《龙洲集》、《龙洲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