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义工申请 义工快讯 义工百科 义工动态 媒体聚焦 义工风采 活动专题 公益新闻
儒家与孝
2009/7/10 17:17:00 来源:中华经典网 编辑:中华经典网  浏览:20409  【打印


    孝治派与孝道派的这种分歧,特别表现在孝与忠、从父之孝与从义的关系问题上的不同态度。乐正子春的孝道派也讲到忠,但所言之忠绝无政治的含义,而是指人内心的真诚状态。乐正子春的孝道派在其著作中言忠见于如后数处:“忠者,其孝之本与!”(《曾子本孝》)“君子立孝,其忠之用,礼之贵”;“君子之孝也,忠爱以敬,反是乱也”;“致敬而不忠,则不入也”。(《曾子立孝》)“忠者,中此也”。精研《大戴礼》30多年的清儒王聘珍在《大戴礼解诂》中训忠,第一处据《说文》训为敬,另外几个地方都训为“中心”。因此,孝道派讲的忠根本不是一个政治概念,只是孝的品格规定,是讲孝的真诚不欺,对父母发自内心的敬爱孝顺。孝道派的著作中根本没有移孝为忠之说,更没有《孝经》的事君以忠之说,更是有力的证明。而孝治派讲的忠,完全是人臣对君主之忠,是一个政治的概念,而孝只是用来实现政治目的的手段;在孝与忠的关系上,只是一种孝服从于忠的关系。《孝经》的“以孝事君”、“以孝事君则忠”之说,就十分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这与孝道派以孝为最高范畴的基本理念是相冲突的。

    在从父之孝与从义的关系上,孝道派以孝为至高无上的根本,所以,当从父之孝与从义发生矛盾时,它就不会考虑政治的意义,而只考虑对孝的维护,以从孝为第一位,必然主张从父不从义。但是,孝治派以治为至高无上的根本,因此,当从父之孝与从义发生矛盾时,他们首先考虑的是从政治的义,以从义为第一位,主张从义不从父,并对孝道派的从父不从义之说进行了激烈的抨击:“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父有诤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诤于父……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这与孝道派的从父之孝高于从义正形成尖锐对立。

    《孝经》把孝道派关于孝的伦理学说,转化为孝的政治学说,这既与孝道派发展的历史命运有关,也与《孝经》出现的历史时代相关。孝道派是从曾子一系发展出来的,虽然在孟子以前是一个有较大影响的学派,但孟子出现后,思孟学派的影响大大超过了孝道派,而思孟学派亦由曾子一系而来。所以,人们更多地会将思孟学派视为曾子的正宗嫡传,孝道派则丧失了正宗嫡传的优势。而且,在乐正子春创立孝道派后,他的弟子虽然将其师之说著为《曾子大孝》等,似乎再无多少理论上的发展。孝道派的后继乏人,也必然使该派的影响下降。

0
 
 
 

Copyright & copy 经典网 官方邮箱:zhjdorg@163.com 电话:0311-86991907 经典网官方QQ群:129272535官方微信号:zhjdorg2013
地址:石家庄市四中路16号中国盒子商务楼A座602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传统文化传播中心